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论强军兴军(…
·广东石化刷新单月出口…
·铁门围墙“让路” …
·少年热血许家国 百…
·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化…
·领略潮汕文化 增强…
·讲好古城故事 发掘…
·交流阅读推广经验 传…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
·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
·加强银企对接 提振…
·24名退役士兵成功选…
·8户住房困难家庭圆了…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
·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
·渝万高铁渠溪河双线特…
·今年缘何早出伏?
·所谓“旧金山和约”非…
·湘西会战:胜利的曙光…
·浅谈新时代辅导员如何…
·渗透潮汕非遗文化教学…
·泽连斯基白宫行 欧…
·谁在制造“债务陷阱”…
·以军欲驱离加沙城百万…
·以色列爆发大规模游行…
·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收到…
·美关税政策是将贸易当…
·研究人员利用脑机接口…
·新疗法让细菌与病毒组…
·日本知名连锁便利店被…
·粤夜粤美,夜游揭东很…
·呼伦贝尔大草原之旅
·东北避暑游“清凉”出…
·深化文旅融合 畅享美…
·爱护绿水青山 倡导无…
·河北推进景区、旅游市…
·要“在身边”,更要“…
·“墙”上的欢乐暑假
·小海盗罗宾
·沪指创十年新高 创…
·股票策略私募业绩领跑…
·大逆转!“9·24”…
·赋能学生健康成长
·一场家庭“圆桌会议”…
·龟兔赛跑续篇
·《山前该有一棵树》
·同学们,持续绷紧假期…
·巧圣古庙:木工匠人敬…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亲子高质量陪伴
要“在身边”,更要“进心里”

时间:2025/8/19

 

亲子陪伴的核心不在时间长短,更不靠金钱堆砌,而在于心灵是否真正相遇。林洁松 摄

  □记者 陈伟生 通讯员 罗宏杰

  “阿妹啊,阿妈每天都陪你写作业到很晚,怎还嫌我没陪你呢?”李女士疲惫又委屈地问女儿。生活中,像李女士这样自认为“付出了陪伴”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因工作繁忙,只能靠玩具和零花钱弥补缺席的愧疚;有的陪伴时心系手机,身在而神离;有的与孩子在一起时却缺乏耐心或动不动就说教;更有人将亲子陪伴时光变成“考场”,句句不离成绩比较……这些陪伴看似付出,实则让孩子感到孤独。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杨琼敏认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亲子陪伴的核心不在时间长短,更不靠金钱堆砌,而在于心灵是否真正相遇。孩子说“你不陪我”,其实在呼唤被看见、被懂得。因此,亲子陪伴是要“在身边”,更要家长以用心、专心、耐心与有爱、理解等搭建“心灵桥梁”,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误区:这些行为可能正在伤害孩子

  杨琼敏表示,在亲子陪伴过程中,一些家长常常因方式不当而陷入误区,这些看似“付出”的行为,实则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杨琼敏指出,伤害孩子的陪伴误区可分为几个类型,分别是:“人在心不在”型,如家长身体坐在孩子身边,眼睛却粘在手机屏幕,或是心思早已飞向工作或其他琐事,回应孩子时总是“嗯嗯嗯……”,这让孩子感知到的是敷衍;“监工考官”型,即家长将陪伴等同于监督作业、检查对错、追问排名等,让陪伴场沦为压力场,这时孩子只想逃离;“物质补偿”型,如用新球鞋、平板电脑或大把零花钱替代家长本应投入的情感与时间,但物质填不满孩子心中对亲密联结的渴望;“包办指挥”型,如家长在孩子搭积木时总是忍不住指手画脚、孩子跌倒时立刻冲上前扶起、水果削好皮切好块送到手边等,这些过度的干预剥夺了孩子探索与成长的乐趣;“榜样比较”型,即家长总把隔壁“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本想以激将法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但实际上却是让孩子成了被比下去的反面教材,这时孩子的情绪会只会更低落;“生活学习”型,如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学习情况,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聊不到成长的困惑,更谈不上对敏感话题的教育引导。

  “心伴”才是实现亲子高质量陪伴密钥

  俗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杨琼敏表示,真正的陪伴源于心灵的交汇,家长用“爱”用“心”陪伴才是亲子高质量相处之道。

  陪伴需要“三心二意”

  杨琼敏认为,要避开陪伴误区,实现高质量陪伴,关键在于要遵循“三心二意”的黄金法则,这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核心要点。

  杨琼敏指出,“三心”即专心、用心、耐心。“专心”要求有专属时光,如每天雷打不动15分钟,家长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哪怕只是睡前共读绘本或《潮汕童谣》,孩子也会铭记这份专注的诚意;“用心”是指家长要看见孩子的需求,观察他们是兴奋想玩耍还是因沮丧需要安慰,周末与其强拉孩子去奥数班,不如带他去广场放风筝,或是追随孩子的兴趣去做其喜欢的事,同时还要预见孩子的需求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如人际交往、未来规划、性教育等方面的需求,主动探讨这些看似尴尬的话题;“耐心”则是允许孩子慢与错,当孩子系鞋带笨拙、拼图反复失败、作业做错时,别急着催促,要有耐心,温柔地说一句“没关系,慢慢来”,这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杨琼敏表示,“二意”指的是在意感受和留意反馈。“在意感受”要求家长要学会倾听与共情,当孩子说“今日在学校很无趣”时,家长要蹲下身说“看来你有点不开心,想同阿妈讲讲吗?”理解往往比建议更治愈;“留意反馈”是指家长要灵活调整陪伴方式,比如教孩子做红桃粿时他却心不在焉,就可以问“想画粿的花样还是听阿嬷做粿的故事”,不强求才能有真正高质量的互动。

  让爱融入生活点滴

  杨琼敏认为,高质量的陪伴并非需要刻意安排大量时间,日常生活的碎片时光中,藏着许多融入爱的机会,不同场景和年龄段都有其适合的陪伴方式。

  日常碎片时光,也能流淌温情。杨琼敏举例说,“车厢聊天室”就是不错的选择,在从学校回家的车里,聊聊学校的趣事或玩潮语接龙,让车厢成为亲子交流的好地方;在飘着肉菜香的厨房、餐厅,家长可让孩子帮忙择菜叶、摆碗筷,再夸一句“阿妹手真巧,这盘菜摆得雅过中山路花灯!”让孩子在“厨房协奏曲”中因合作而充满欢愉;用餐时间也是高质量陪伴的好时光,家长可与孩子聊聊榕江边的见闻或进贤门的老故事,“餐桌谈心”比山珍海味更滋养心灵。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陪伴方式方法也各有侧重。杨琼敏指出,家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侧重,用心寻找适合的陪伴方式。例如,0~3岁的小宝贝,柔软的抚摸、躲猫猫亲子游戏、一起做被动操、共唱潮汕童谣、搭彩色积木等亲密互动,胜过早教课;3~6岁的“小探索家”,家长可与孩子在西湖公园化身寻宝小分队,用树叶拓画记录春天,或用废纸盒搭“进贤门”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在玩耍中建立起对家乡的初识;6~12岁的“小能手”,家长可与孩子合作完成“水火箭”实验、学包乒乓粿,在黄岐山下骑行、棋盘对弈中提升孩子的勇气与智慧;12岁以上的“少年郎”,家长要尊重其独立,以伙伴身份陪伴,如一起看《哪吒》讨论自我价值,看《南京照相馆》讨论历史,或为班级义卖策划献计,讨论比说教更入心。

  做孩子情绪风暴的避风港

  杨琼敏指出,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时,家长要做孩子的避风港。

  她举例说,孩子考试受挫时,家长要先拥抱抽泣的孩子,并说“阿妈知你刻苦学习了”,待孩子平静后一起分析如何做得更好,让孩子重拾信心;孩子发怒发火时,家长可以说,“阿弟气到面红红,是因为同学无守规则?”帮孩子命名其情绪可以让其平复情绪,然后说“若是我也会生气”,与孩子共情,让其感到被懂得、被理解;当争吵升级,爆发冲突时,家长要及时按下“暂停键”,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坦诚交流,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从中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特别家庭的特别陪伴之道

  杨琼敏表示,不同类型的家庭在陪伴孩子时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如在双职工家庭、祖辈照料家庭、单亲家庭等,需要采取不同的陪伴方式。同时她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双职工家庭,亲子陪伴时间虽少,但要重在高质量的互动,如晨起15分钟共读、周末黄岐山踏青、睡前一句私语或拥抱等,都能有效维系情感纽带。在祖辈照料的家庭,家长要把握晚间的黄金时间,多和照料孩子的长辈沟通,如“勿单顾食穿,多问阿孙今日开唔开心”等,并鼓励老人带孩子参与社区锣鼓队、英歌舞等活动,让孩子在传统中感受温暖。在单亲家庭,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稳定的爱胜过完整形式,并进行坦诚沟通,如“即便阿爸没在身边,但一样很爱你”等,此外要重视亲友陪伴,如舅舅陪男孩踢球,姨母多和女孩谈心,也能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