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胆固醇数值后面出现箭头,就是身体出问题了吗?吃鸡蛋真的会让胆固醇升高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主管护师为你解答。
胆固醇,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一说起胆固醇,很多人都觉得它坏得很,其实胆固醇本身是“无罪”的,甚至对于人体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类物质,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
胆固醇不仅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以及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还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在细胞内物质转运、神经信号传导等方面的作用都相当关键。
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靠吃,大概占30%.正常人每天膳食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动物内脏、蛋黄、奶油及肉等食品;另一个是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约占70%,人体内每天可自身合成约1g左右的胆固醇。
胆固醇的升高,跟内外两方面原因有关:内部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疾病因素,比如家里有高血脂的人患病几率更大,有肝胆类疾病也会影响胆固醇;而外部因素主要是生活习惯,比如肥胖,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都是胆固醇升高的危险因素。
胆固醇有“好”与“坏”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它会主动搬运血液中多余的胆固醇,经过肝脏分解再排出体外,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过多地聚集,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不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不是越高越好,有研究表明,极端高值甚至和某些疾病死亡率升高有关。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是“坏胆固醇”,它会在血管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斑块突然脱落、破裂,就会变成血栓阻塞血管,引发冠心病、脑卒中、心梗、脑梗、猝死等问题。
平时说的胆固醇偏高,通常指是“坏胆固醇”(LDL-C)的指标偏高。而坏胆固醇偏高还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认知障碍、免疫下降;或者影响胆汁分泌,胆囊胆固醇沉积形成胆结石,也可造成急性的胆囊炎、胆管炎。
坏胆固醇上升,胆固醇不一定有问题
首先,判断胆固醇是不是健康,不能单纯只看总胆固醇或者是某一种胆固醇的数值,综合分析抽血化验“血脂”这一个大项里面的几个关键指标才有价值,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次,虽然“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很重要,但不能光看这一项有异常就害怕。因为不同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水平”是不同的,比如年轻、不吸烟、不肥胖、父母没有心血管病、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要不超过3.4 毫摩尔/升就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已经发生冠心病,还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1.4 毫摩尔/升就应该要治疗。
另外,这些数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男性风险普遍高于女性,但女性在停经后风险会显著增加。
因此,不能单纯地看抽血报告单上血脂这几项有箭头,就以为胆固醇、血脂出问题了,还是要根据个人情况、家族史来综合判断。
并且,除非是胆固醇高到引起心脑血管等疾病了,如头昏、胸口闷、四肢发麻等症状,在此之前,即使胆固醇高,几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所以,不要因为一次检查出来的胆固醇超标而紧张,更关键的是要关注每年体检结果,如果体检报告上提示要复查的、要找专科医生看的,就要重视起来。
胆固醇高的人还能吃蛋黄吗?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虽然较高,但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加上蛋黄中还含有可降低胆固醇的卵磷脂,吃了还可以帮助人体自动调节胆固醇水平。对于普通人来说,吃鸡蛋不会引起血清胆固醇升高。即使少部分人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也不会升高,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每天摄入胆固醇应控制在300毫克以内,而一个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一般在200多毫克,每天吃一个鸡蛋是可以的。
还有人疑问:有人一天吃2~3个蛋都没有问题,有人吃了一段时间鸡蛋,胆固醇就升高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可能有几种原因,比如对胆固醇的敏感程度不同。人群中差不多有70%的人对膳食胆固醇不敏感,所以他们一天吃好几个鸡蛋,胆固醇水平也不会显著升高。但有的人就属于胆固醇敏感人群,多吃鸡蛋会造成胆固醇数值的变化。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胆固醇水平本来就超标,再加上平时抽烟、喝酒、高脂饮食,最后把胆固醇异常怪在了鸡蛋上。所以,与其天天盯着鸡蛋能不能吃,胆固醇高、血脂本身就有问题的人不如少吃点猪肝、腰花、毛肚,以及少喝酒。古 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