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生活挺健康,怎么一体检就查出“高血脂”?其实,很多人的血脂“失控”都是无意识的。生活中5个不起眼的习惯,正让血脂飙升。
不吃早餐
很多人认为少吃点、不吃早饭是不是血脂也能降低点?恰恰相反,不吃早饭反而导致血脂悄悄升高。
2025年8月,一项研究发现,在我国人群中,经常不吃早餐与血脂异常风险显著相关,尤其会升高“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时导致“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证实,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尤其是吃早餐,有助于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爱吃夜宵
有些人一天三顿饭不好好吃,但是爱吃夜宵,喜欢吃点烧烤、烤串、泡面等等。这个习惯也是导致血脂“失控”的根源之一。研究发现,吃宵夜也会导致“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与规律吃早餐且不吃夜宵的人相比,有1个不良习惯(不吃早餐或吃夜宵)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16毫摩尔/升,有这2个不良习惯的人坏胆固醇水平每年增加0.023毫摩尔/升。
为什么“不吃早餐”“吃夜宵”会导致高血脂?因为身体有一个“生物钟”,除了帮助我们调节一天中的各种生理活动,还会影响我们的代谢,这就包括血脂的调节。“不吃早餐”“吃夜宵”打破了这个生物钟的规律,影响身体正常的代谢,最终导致血脂异常。
吃油腻大餐
很多人平时日常没有大吃大喝,偶尔会有1~2次“放纵餐”,感觉这并不会影响血脂,事实上恰恰相反。2025年7月《营养生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敲响了警钟:偶尔吃一顿油腻大餐,4小时后血脂会飙升、血管会变“硬”。
研究发现,吃高脂肪食物会导致餐后高脂血症,吃完油腻大餐短短4个小时后,不仅血脂飙升,损害全身血管功能让血管变“硬”,还会让大脑供血系统“罢工”,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危险。
研究对比了20多岁和60多岁两组男性吃油腻大餐前后血脂的变化:20多岁年轻人组甘油三酯含量从0.88飙升到2.26;老年人组从1.39声到2.92(正常值应<1.7),相当于往血管里直接“灌油”
吃太多主食
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会大吃大喝,饮食也非常清淡,可为什么体检血脂还是高呢?很多人血脂悄悄升高主要和主食吃太多、摄入过量碳水化合物有关。如果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也会转变为脂肪,沉积在皮下或者是内脏、血液当中。
一般来说,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到全天总能量的50%左右。如果喜欢吃甜食,也要注意血脂问题。因为甜食中所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等也会导致血脂增高。
爱喝饮料
高血脂日渐年轻化,其元凶之一就是甜饮料。2022年《营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含糖饮料喝得少的人(一个月不到1份,1份约360毫升)相比,饮用含糖饮料较多的人(每日多于1份)其平均“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更高,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则更低。
换句话说,爱喝甜饮料、把饮料当水喝的人,他们的血脂在悄悄“失控”。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