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统一规范产科类医疗服…
·长城脚下看变迁
·人才保障,解锁电商行…
·“心适小屋”化矛盾解…
·我国今年首个红色山洪…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
·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急救…
·“智慧备案”再提速 …
·“携手同心,共创中华…
·推动环境净化向环境美…
·聚力创建绿色无毒校园
·严把电动自行车“安全…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
·摩电加装遮阳伞,小心…
·莲雾喜迎丰收
·抓获多名涉盗嫌疑人,…
·揭阳非遗小青狮
·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
·2023年中国商贸物…
·高温下,专家提示重点…
·涝 福建防范持续降雨…
·旱 河南各地抗旱保苗
·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
·两岸中小企业共同推动…
·我国科研人员破译昆虫…
·北约拟接管对乌军援协…
·美国6名未成年人涉命…
·俄罗斯罗斯托夫州一看…
·价格“亲民”迎合普通…
·激活农村市场汽车消费…
·新车上市
·400多年前,揭阳名…
·《潮剧曲苑耕耘录》出…
·赓续文化根脉 打开创…
·意味隽永说“茶联”
·河边的柳树林 (节选…
·关陇大地的慷慨悲歌
·湖山之间,风月无边
·【新书荐读】
·小文章大精彩
·大洋访茶
·走进古寨西岐
·人间至味是薄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走进古寨西岐

时间:2024/6/17

  ▲▲如 剑

  宅家久了,很想出去走走。春天,与大地万物来一场诗情画意的约会,更是美事。

  我是仙桥人,知道仙桥有个很独特的传统古村落——西岐村,一直很想去看看,今天终于成行。

  西岐村属仙桥古溪。古溪有个商贸市场,位于潮、普、揭三市的交界处,是周边很多乡镇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交易活跃。西岐尽得地利,经济繁荣可想而知。

  刚进入西岐地界,便有美景入眼。乡道宽阔整洁,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各种各样的景观树,树干笔直,枝繁叶茂,偶有雅花相间,很显气派。

  在村公所门前下车,门口圆形花坛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不知是什么材质雕琢的,很大很逼真,像在欢迎来客。

  古寨外围,绿化很好、环境清雅、溪水清澈。行走中,远看近观,都给人一种园林式的舒适感。

  村中心的古寨,创建于宋代,坐北朝南,中央稍高,四周偏低,呈椭圆形,状如蟹壳,可见蟹嘴、蟹眼。三面环水,一只大蟹,在水一方。这样的形貌,好独特啊!

  而更独特的是古寨墙。据说建于明代,真叫奇妙巧绝。约三四米的高度,全长五百多米。设计者匠心独运,为了凸显蟹形地,用108幅墙围成蟹壳形,每一幅墙,都留有一或两个小洞口,用于瞭望或打火铳。每幅墙,刚好用一窑贝灰加沙土夯筑而成,不用抹灰泥,却是坚固无比。五六百年风吹雨淋日晒,苍老的只是容颜,筋骨依然强健,至今仍屹立围护,守卫着古寨的安宁,让人心生几分崇敬。

  围墙内,分三街六巷,遍布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潮汕古建筑。四周外通十八涵洞,兼具供水、排水、防火、防盗各种功能,处处体现先人在村寨建设上的大智慧。西岐村人很有远见,对这些古建筑都尽力保持原状,留存着各个朝代的历史真迹。

  从南门进入古寨,漫步街巷,仿若时光倒流,穿越了几百、上千年。建于宋代的永春园厅,墙体残破,两边都有一个大破洞,从洞口探看,里面杂草丛生。毕竟,它历经了上千年。残存的屋顶,依然尽责尽力,遮风挡雨。石门柱竟然完好无损,掉了漆的两扇门也还好好的,虽是屋漏墙破,门关着,也上锁。这里,是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公厅(面积160多平方米)。朝代更迭,族中多少大事小事,议决于此。坚固的石柱木门,历经风云变幻,见证多少离合悲欢。

  建于明代的积翠轩书斋,只是墙面有些剥落,外观完整。驻足于门前,想象着当年的学子伏案研读,似有书声入耳。

  同样建于明代的二层式听雨小楼,更加引人驻足。

  当年,这里住的,一定是殷实之家。二楼中间是木制的栏杆和门窗,那么典雅。

  听雨小楼,小楼听雨……仰望着这个典雅的小楼,我的头脑中充满想象。想象着一位俏佳人,身着明代衣裙,斜倚窗门一侧,闲看窗外落雨成帘,丝丝线线,静听远近屋顶淅淅沥沥,抑或是噼里啪啦。是那种: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还是:半榻白云眠听雨,一窗帘影隔春寒?

  总之,这小楼,这名字,诗意无限,让人浮想联翩。

  最奇特的是古寨东门,远远望去,一棵硕大的鸟榕,赫然立于石门顶。鸟榕枝叶茂盛,青葱翠绿,就如一把大绿伞,把整个寨门罩下。近看,粗短的主干分成三股,“蹲坐”于正门顶,大小根须从门顶向两边挤长,直至地下。

  惊诧之余,我顿生无边遐思:寻常的一颗榕树种子,被鸟儿吃下又排出,恰好就落在高高的石门顶正中。在这光秃秃的石门顶,纵有天时与鸟和,也基本已终结了它作为一颗种子的命运。

  这颗种子,偏偏不认命,它时刻告诫自己:我是种子,一定要生根发芽!一定要长大成树!

  一天又一天,风霜逼,烈日煎……幸好,未被风干,未被晒爆。终于,天从树愿。估计是骤然而至的一场雨水,它,发芽——生根——长叶,完成了作为种子的使命。生不逢地,它不悲伤;环境恶劣,它不怨叹。长在沃土上的花草,它不羡慕;种在水边的树木,它不嫉妒。

  它,始终专注于自己,利用稍微湿润的空气、偶得的雨露,抓住一切机遇,向下扎根,一点点,一寸寸,向下发,再向下……

  也不知过去了多少年,石门下的土地,终于接纳了根的情意。天、地、门和树,已经浑然一体。

  拥抱石门,扎根大地。从此,它的生长,有了更加坚强的力量,也成就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是的,门顶之上,惹人注目,使人仰视的这片绿,有着八千个雷霆也难轰的笃定,昭示着它那无可撼动的生命力。

  种子如此,树生如此。人生逆境,岂无所悟?岂可不努力?岂能不拼搏?顽强不屈的种子,占尽风光的鸟榕,给人多少启迪啊!

  这个东门,还有一段传闻:清代顺治年间的一天夜里,西岐村遭悍匪劫掠。当时,逃往南门者个个被杀,逃往东门者人人生还,故东门也叫吉祥门。

  看,被很多粗大的榕树根缠绕包裹着的门顶上,贴了很多“麒麟到此”“凤凰于归”……

  吉祥门,千年百载,承载着古寨一代又一代人的喜乐。

  2007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走进揭阳》系列片中的《古寨故事》就是在这个古寨取景拍摄的。

  西岐村,已被国家列为“中国传统村落”,还有很多荣誉称号:“全国文明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

  回时,我又看到村公所门前的雕凤,感觉很有深意:凤鸣岐山、吉庆祥瑞。

  哦,好独特的蟹形地,傍水而居的大蟹,滋润着呢!

  朋友们,无须跋千山,涉万水,美景就在身边!

 

  作者简介

  如剑,原名郑剑如,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文集《如说家常》。文集被揭阳市博物馆、韩师图书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收藏。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