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统一规范产科类医疗服…
·长城脚下看变迁
·人才保障,解锁电商行…
·“心适小屋”化矛盾解…
·我国今年首个红色山洪…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
·提升群众防范意识急救…
·“智慧备案”再提速 …
·“携手同心,共创中华…
·推动环境净化向环境美…
·聚力创建绿色无毒校园
·严把电动自行车“安全…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
·摩电加装遮阳伞,小心…
·莲雾喜迎丰收
·抓获多名涉盗嫌疑人,…
·揭阳非遗小青狮
·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
·2023年中国商贸物…
·高温下,专家提示重点…
·涝 福建防范持续降雨…
·旱 河南各地抗旱保苗
·国宝级文物曲裾素纱单…
·两岸中小企业共同推动…
·我国科研人员破译昆虫…
·北约拟接管对乌军援协…
·美国6名未成年人涉命…
·俄罗斯罗斯托夫州一看…
·价格“亲民”迎合普通…
·激活农村市场汽车消费…
·新车上市
·400多年前,揭阳名…
·《潮剧曲苑耕耘录》出…
·赓续文化根脉 打开创…
·意味隽永说“茶联”
·河边的柳树林 (节选…
·关陇大地的慷慨悲歌
·湖山之间,风月无边
·【新书荐读】
·小文章大精彩
·大洋访茶
·走进古寨西岐
·人间至味是薄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人间至味是薄壳

时间:2024/6/17

 

林志鸿 摄

  ▲▲陈佾生

  又到薄壳上市时。

  著名美食家蔡澜说:“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他海产品比它更鲜甜的了。”这里所说的“菜”,就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簿壳。连“碗底剩下的汤汁”都令尝遍天下美味的美食家赞赏不已,可见薄壳的鲜美程度无与伦比。所以称薄壳为“人间至味”,一点也不为过。

  薄壳,学名寻氏肌蛤,又称“海瓜子”“凤眼”。薄壳群聚生长,每一颗薄壳生长的前提是壳内的肉体长出足丝,多个薄壳通过足丝连接,又通过足丝固定在岩石或海床上——潮汕人称之为“薄壳碇”。夏季是薄壳最当令季节,每年农历七月,是薄壳最肥大也是最鲜甜的时候。此时吃薄壳,膏肥肉甜,口感饱满,鲜爽无比。薄壳生长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闽南至粤东海域是它的唯一生长地。

  薄壳的吃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炒薄壳。买回来的薄壳粒清洗干净,猛火热油(最好用猪油)把蒜蓉、辣椒粒爆香,倒入薄壳翻炒几下,加入金不换,再滴上几滴鱼露,炒到薄壳都张开时就可以关火。

  炒薄壳有几个关键环节不可忽略。一是一定要加入与薄壳构成绝配的香草“金不换”——学名九层塔,又名罗勒。这种不起眼的植物,在潮汕地区田头厝角随处可见,看似很卑贱,潮汕人却冠以“金不换”的美名,是炒壳类海鲜、河鲜不可或缺的佐料。因其浓烈的异香,不仅能把薄壳的腥味覆盖掉,还能把薄壳的鲜甜美味充分激活提升,妙不可言。二是炒薄壳最好用鱼露而非食盐或豆酱,因为鱼露富含海鱼的鲜味和营养,是提升薄壳鲜甜味不可代替的调料。三是火候一定要掌握好,薄壳刚张开时即可起锅,否则薄壳肉因失水而鲜嫩度大打折扣。

  薄壳之美不但在味,还在因其便宜而亲民,是普罗大众餐桌上的家常菜,深受潮汕人喜爱。小时候在农村,每逢夏秋晚饭时分,村子里各家各户把饭桌搬到巷口或院子通风处,边纳凉边吃饭,循着大人小孩吮吸薄壳肉的声音望去,每个餐桌桌面上,桌下地板上,很快就能看到高高的薄壳堆。这一堆堆薄壳,堆起的是生活的情趣和温暖;而因爱吃薄壳而衍生出的“海山姿娘觅无囝”“吃完薄壳找不到鞋”等潮汕俗语,更是活画出潮汕人吃薄壳的馋相。

  薄壳吃多了,但我印象最深、最推崇的还是妻子做的焖薄壳。做法很简单,用一砂锅,锅底先放下蒜片,猪油爆香,然后装进洗干净的薄壳粒,放进金不换,加盖焖上两分钟,薄壳微张时滴进少许鱼露,双手紧抓砂锅两耳扶起翻动薄壳,再加盖差不多十秒,起锅。焖薄壳比炒薄壳更爽嫩鲜甜,更能锁住薄壳的原汁原味。用薄壳打边炉又是一绝。每年农历七月间,薄壳肥美硕大,一颗颗艳若桃花,润似处子之脸。一锅开水,只加适量食盐、几滴食用油,用笊篱装一把薄壳,在汤里烫一会儿功夫,一粒粒薄壳张嘴哈笑,煞是可爱,招惹得人口水直流。

  薄壳米,由薄壳脱肉而来,一盘薄壳米,可烹调出的菜色繁多,不胜罗列。澄海盐灶有一家专做薄壳米宴的餐厅,远近闻名,连蔡澜等美食大咖都曾亲临品尝,赞不绝口。

  薄壳米炒韭菜花。韭菜花切成段,猪油热锅,韭菜花炒软后放进薄壳米,加盐、蚝油、味精调味,稍焖片刻,起锅装盘。绿色的韭菜花段,红白相间的薄壳米,色彩鲜艳,油光可鉴。薄壳米的爽嫩鲜甜与韭菜花的酥脆辛香绝妙配合,滑嫩与嚼劲完美交替,妙不可言。

  薄壳米炒竹笋丝。五六月间,竹笋当令时节,刚铲下的揭东埔田竹笋水嫩无比,切丝条条似玉。加入香菇、虾仁与薄壳米翻炒,高汤焖煮,多种香味被充分吸入笋肉之中,其鲜甜程度,让人吃后几天还觉得整个舌头都是甜香的,错认为那就是一道美味至极的佳肴,恨不得吞下去。

  ……

  除了鲜吃薄壳,聪明的潮汕人还发明了腌制的薄壳,俗称咸薄壳。在物资贫乏年代,一碟咸薄壳配白米糜,陪伴一代又一代潮汕人渡过艰苦岁月。这颗小小的咸薄壳,成为潮汕家庭必备的杂咸之一,有个美名叫“薄壳鲑”。白米糜配咸薄壳,潮汕人有句充满诗意的话,叫“珍珠糜配凤眼鲑”。潮汕人正是秉承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感恩敬畏精神,生生不息。

  薄壳貌不起眼,价格便宜,不像其他高端食材一样端坐庙堂之上,要求专业厨师精工制作;它只需稍微加工,就能变出万千姿态,既满足普罗大众的生活需求,又能带给食客无与伦比的美味享受。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