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少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古诗词中更是蕴含着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小学生的课本中的古诗词是经过多方面的筛选才最终编入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正确策略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创建古诗词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古诗词的学习并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朗读吟诵就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帮助学生对诗词表现的情境进行解读,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前进行教学安排,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以及问题情境设置等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在生活情境中运用合适的古诗词,从而帮助学生领会古诗词中描述的情境以及表达的情感。比如:在进行杨万里的《小池》的教学时,教师提前准备好荷叶、蜻蜓等教学材料,为学生创建起一个比较贴切的教学情境,之后进行故事讲述,让学生通过对杨万里创作背景的了解来进行想象,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美丽画面,让学生明白古诗词相应的应用场景,为学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夏日荷塘。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更多的是依靠教师进行相对感性的教育。通过单一的形式进行传统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分析,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更直观地对古诗词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思维导图进行图形场景化,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之美。比如:在进行《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创作背景、语法、修辞等内容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之后对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完善,让乡村人耕织和孩子活泼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从而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内涵挖掘,感受诗词语言的魅力。
三、运用微课协助教学,增加师生互动,健全古诗词教学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古诗词的情境发生时间距离我们相对比较久远,很多地方学生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能经常接触到,导致学生对古诗词里面的一些事物的认识比较模糊,不利于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了解。教师利用微课协助教学,可以更直观地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古诗词场景,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古诗词中出现的事物,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比如:教师在进行《江雪》的教学时,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为学生更直观地呈现古诗文描述的景色和诗中描述的画面。教师将诗意、重点字词等教学重点进行微课的录制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人的心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诗人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坚韧品质,帮助学习抓住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四、线上线下结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丰富学生的诗词量
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比较贪玩,大部分小学生都做不到自主学习,在这个网络发展日益发达的时代,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建立起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为家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家长能够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小学生的记忆力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和家长让学生多进行诗词的背诵,增大学生的诗词量,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诗词诵读和背诵中,体会古诗词文字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要注意学生诗词量的积累。教师可以精选大量的优秀诗词为学生扩展诗词背诵量,并由家长配合进行有效的监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根据古诗词的教学特点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地让学生对古诗词表达的内容有所领会,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