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
·广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
·用实际行动展现退役军…
·始终保持弄潮儿的角色
·促乡村“颜值”“气质…
·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助…
·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二手车伪造事故骗保的…
·树立远大理想 端正…
·防范化解危化领域安全…
·为揭阳高质量发展注入…
·推动妇女事业和经济社…
·守护质量,我们一直在…
·打开民生新空间!“投…
·关于资本市场,这些部…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有“技”青年:人工智…
·实现5%左右经济增长…
·“一卡通”跑出民生服…
·“让孩子们动起来、玩…
·赵春玲:C929总设…
·英媒:美国芯片管制反…
·“市场与创新的组合每…
·美媒:关税战让支持特…
·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呈现…
·我国北部湾海域油气勘…
·关注维权时限,警惕代…
·美国暂停同乌克兰分享…
·利率低至“2字头” …
·2024年保险资金运…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A股昨集体走强 上…
·让诗歌中的思想情怀潜…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
·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实…
·抓紧抓实巡察整改,确…
·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
·聚焦重点抓整治 提…
·科技助力,绘就现代农…
·陈启文:“让更多人爱…
·助推企业一季度开好局
·普宁市一批少先队员获…
·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开启紧密型医联体合作…
·科学规划 紧跟步伐…
·春光满校园 梦想正…
·舞出属于自己的未来
·弘扬雷锋精神,争做追…
·提升校园应急能力 增…
·让“每天锻炼两小时”…
·危重心衰诊疗实现新突…
·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
·警惕“视力的小偷”—…
·帮助患者做好“抗帕”…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有“技”青年: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时间:2025/3/7

  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目前已超过2亿人。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

  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问题一:AI是否会加速引发就业变革?

  随着DeepSeek震撼全球,《哪吒2》中AI赋能实现技术飞跃,青年人越来越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我的学生问我,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5日中午,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整形涂装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金龙在从人民大会堂返回驻地的路上与邻座代表分享了这个问题。

  翻阅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杨金龙注意到“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增加制造业、服务业紧缺技能人才供给”,在这部分反复圈画。“作为‘90后’青年教师,我很理解学生的兴奋与困惑,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高端人才仍存在短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新职业、新岗位都等待着我们去开拓。我对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汽车的故障诊断、个性化调色等需要经验判断的环节,正是人类工匠的技术‘护城河’。”杨金龙认为,“千人千面”的创意实现,仍需依靠人的创造性。在一些操作上,机械功能精度也还与人手存在不小差距。

  在“90后”全国人大代表、返乡新农人沈燕芬看来,善于使用工具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一次人类生产工具的飞跃。但越是强大的工具,越是需要强大的驾驭能力,“要驯服烈马,就需要高超的骑手”。“只要保持不断学习的能力,持续提升自我,总能抓住技术革命的先机。”沈燕芬说。

  问题二:AI是工具还是竞争对手?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中表示,现代产业、现代制造业领域70%的人才来自职业教育的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职业教育要跟产业完全融合在一起,人工智能是工具而非竞争对手。”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丁光宏表示,AI时代,技能人才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敏感性。

  “好比用锄头和挖土机挖渠,效率不可同日而语。科技的不断进步会带来新的机遇,我们不必太过焦虑。”他保持乐观态度。

  “未来,我们需要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融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说,在AI领域,人们常常关注研究算法的高端人才,但在AI产业链中,基础性的工作如数据清洗、数据标注等,同样需要大量经过专门训练的职业教育人才。

  5日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中“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支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表述令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林十分振奋。

  他表示,AI正渗透到千行百业。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设计研发、机械加工等方面都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高学历”的复合型人才。

  当全球制造业经历“智能核聚变”,超2亿中国技能劳动者正站在变革潮头。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升,既需要科学家突破“从0到1”的原始创新,也离不开技能人才实现“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

  问题三:如何塑造AI就业友好型社会?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的重大技术变革,都在消灭一些旧职业的同时,创造大量新行业、大批新就业。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职场将有新创造的工作岗位1.7亿个,被替代的工作岗位9200万个,就业机会净增7800万个。

  “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人才核心素养,AI技能成为未来公民必备能力。”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自己今年带来的建议聚焦打造AI就业友好型社会。

  如何加强人工智能新职业的规划与管理?刘庆峰建议,发展AI新岗位,打造AI就业友好型社会;加强AI新职业的规划与管理,鼓励高校、职校紧跟趋势,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加强AI技能培训,尤其要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培训机会。

  “当智能设备成为‘新同事’,我们要做驾驭科技的新匠人。”杨金龙说。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