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每年3月的第2周是“世界青光眼周”。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的致盲性眼病。发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发生,视神经将受到不可逆的损伤,故青光眼又被称为“视力的小偷”。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伴或不伴眼压升高、伴有视野进行性缺损、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的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症,眼压增高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青光眼晚期会出现管状视野,即双眼看到的范围大大缩小,就像通过管道向外看一样。青光眼致盲率高,50%的青光眼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青光眼有哪些类型?
青光眼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原发性青光眼 最为常见,包括开角型和闭角型。开角型青光眼起病隐匿,进展缓慢,而闭角型青光眼则起病急骤,症状明显。
继发性青光眼 由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眼压升高所致,如炎症相关性青光眼、外伤相关性青光眼等。
先天性青光眼 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而致房水排出障碍,多见于儿童。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随病情进展慢慢会出现以下症状。
眼睛疼痛 青光眼患者常会出现眼睛疼痛,可能表现为眼球胀痛,可伴有同侧眼眶疼痛或头痛等不适。
视力模糊 视力下降,看东西会模糊。
眼睛发红 有时会流泪。
恶心、呕吐 急性发作时,眼压突然升高,可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虹视 在看向光源时,光源周围出现彩色的光晕。
如何预防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等,是预防青光眼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预防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眼睛前后,以防止病菌感染;尽量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减少对眼球的刺激和感染风险;定期清洁眼部以去除分泌物和污垢,保持眼部卫生。
合理用眼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应适当休息,远眺放松眼睛。
控制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浓茶、咖啡、烟、酒、辛辣食物,以防眼压升高。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眼压,改善青光眼症状。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青光眼。
控制情绪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情绪波动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对青光眼患者尤为不利。
最后,需提醒的是,对于已经确诊的青光眼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医嘱用药和复查,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护视力健康。陈 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