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2025年全国城市联…
·共绘产才融合新图景
·“一园多区”齐发力 …
·联动开放,激发经济全…
·开路先锋聚势赋能高质…
·用好聚宝“棚” “…
·聚焦AI+机器人!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
·助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栽下一棵树 增添一…
·营造“一人参军 全家…
·将政策“干货”送到群…
·为石材产业转型升级注…
·大手拉小手,“一对一…
·交警开辟生命通道,护…
·午睡,相当于给大脑“…
·满树花开 亮眼夺目
·帮助居家老人解决难题
·兴·揭阳
·如何提振消费?这份行…
·美军大举空袭也门 …
·勿再做以色列帮凶
·三大运营商开展电话营…
·对华合作是欧洲电池产…
·海上漂流95天 秘…
·银行积极部署Deep…
·助力工业机器人产业高…
·多家银行信用卡业务“…
·今年已有超70只基金…
·金融活水润春耕 绘就…
·个人养老金选工行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刀笔生花,雕出非遗新…
·名人植树佳话
·小城博物馆的文化大能…
·蛇年话“蛇谜”
·又是一年李花开
·阳光下的微笑
·观梨花记
·二月二,与山水叙旧
·木棉花开
·故土明灯照归途
·赐序与赠书
·第一部分 陶瓷器⒇
·艮当注《乐经》
·正经与偏邪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揭西县龙潭镇富光村以科技革新推动农业转型
用好聚宝“棚” “育”出致富路

时间:2025/3/17

  □记者 李辉娜

  春耕正酣,在揭西县龙潭镇富光村育秧大棚内,只见育苗流水线高速运转,不一会完成摆盘、覆土、播种等工序,秧苗整齐划一等待萌芽吐绿。“过去我们播种要靠老天爷吃饭,如今有了育苗大棚,不仅缩短了稻苗萌芽的时间,还提高了稻苗的发芽率。”据揭西县机本尖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锦棠介绍,在育苗大棚里,湿润温暖的环境为水稻萌芽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合作社借助科技,将水稻从生长到收割的效率都进一步提高,产量也大幅度增加。此外,育苗大棚还能在非育秧季种植蔬菜或开展其他作物育苗,实现“一棚多用”,既增加了收入,又避免了资源闲置。

  “我们育秧大棚是多功能的,在早晚季育秧间隔期,会种植其他农作物,实现经济效益翻倍。去年11月中旬,我们收割完水稻后,便开始种植小麦,让原本闲置的土地又盘活起来。”杨锦棠站在广阔的小麦田里查看小麦的成熟情况,此时麦田里的麦穗基本成熟,等待收割机采收。据杨锦棠介绍,作为揭西县首家规模化种植小麦的合作社,机本尖种养专业合作社小麦种植面积达100亩,品种为津强11号小麦,不仅适应揭西的气候,而且产量高,亩产可达500斤左右。

  作为全县春耕示范标杆,富光村近年来以科技革新推动农业转型,通过机器育秧推广、智能化育秧大棚建设、土地流转整合及有机肥规模化施用,构建起稳产增收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同时,该村依托“合作社+农户”协作机制,形成从育苗到管理的全链条集约化模式。此外,揭西县同步强化政策支撑,对集中育秧设施、农机采购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并组建农技专班深入田间,开展浸种优化、病虫防控等精准指导。

  从人工劳作转向智能机械,从零散耕作升级集约经营,富光村的春耕实践标志着揭西农业跨入高效绿色新阶段。随着智能装备全覆盖与土地流转深化,科技与田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释放产能,为富光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