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一万年前后,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随着陶器的使用,逐步发明了瓷器。人们在陶瓷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制作技术和提高工艺水平,经过三四千年的不断创造和发展,陶瓷器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美轮美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为人们所珍爱。
在我市的馆藏文物中,陶瓷占19%.它们或是出土,或是征集;或是年代久远,或是造型精美,以各种姿态留传于世。


清仿“成化年制”款哥釉堆贴铁锈
双龙戏珠纹梅耳瓷瓶
口径 17.8cm,腹径 24cm,底径 17.8cm
普宁市博物馆藏
白瓷胎。侈口,平唇,溜肩,上腹略鼓,下腹收缩,平底。颈部附铁锈双螭龙耳,耳周围贴白梅花。底刻方形“成化年制”款。颈、腹部堆贴铁锈双龙戏珠纹。施哥窑釉。造型美观,纹饰生动逼真,釉色滋润雅观。此为仿明代成化年款之器。


清仿“大明宣德年制”款素三彩
太极八卦纹菱形瓷瓶
口径长 14.5×14.9cm,底径长 17.1×17.5cm,高 45.5cm
普宁市博物馆藏
菱形。直口,平沿,颈外展,折肩,直身,足略外撇。底书“大明宣德年制”款。颈部饰菱格填花纹、短条纹和回纹。腹部各面浮雕太极八卦图,间饰梅花纹。足部为短条纹和菱格填花纹。器形精美,色彩浓艳,纹饰富有立体感。素三彩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此为仿明代宣德年款之器。


清晚期仿“大清乾隆年制”款
矾红彩龙纹瓷长颈瓶
高 23.5cm,口径 4.2cm,底径 4.5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口微敞,细长颈,丰肩,深弧腹,平底,底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红款。器表以矾红彩地描绘出白龙和缠枝花卉。造型清秀美观,纹饰生动活泼,色彩华丽。此器为清晚期仿乾隆年款。


中华民国广彩田园雄鸡图瓷碗
高 8cm,口径 20.5cm,底径 9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敞口、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碗内外以腹部为界分成二部分,上部金边之间彩绘万不断纹、花鸟纹和开光花果纹等。下腹和内底为田园景色,有花蝶小鸟、群鸡觅食及相斗、小桥流水等。造型美观,内外画面呼应,设计奇特,色彩艳丽,充满生气。
蔡幼芳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