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抵达韩国出席亚…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
·锚定“排头兵” 坚…
·统一思想认识 提升…
·凝心聚力推动全会精神…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
·动真碰硬“找症结” …
·展示生态建设成果 彰…
·探寻岐山文脉 赋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
·以法治方式推动保障法…
·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
·揭阳市人大常委会免职…
·铆足劲头接续奋斗 …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恢复…
·以“人大之问”为打造…
·用心用情关爱特殊青少…
·误吞金豆引虚惊 安全…
·传承孝老美德要身体力…
·弘扬传统美德 展示…
·兴·揭阳
·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
·我国瞄准10月31日…
·中国载人飞船将首次实…
·我国将择机安排1名巴…
·公开通报2起整治形式…
·揭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
·打好“百千万工程”三…
·美丽乡村展新卷 奔赴…
·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破…
·弘扬孝亲敬老美德 共…
·让“安全出行”理念深…
·打造首届“全国科普月…
·筑牢“两热”防控屏障…
·关爱职工健康 助力“…
·拓宽教学空间 优化教…
·弘扬尊老敬老传统 助…
·下沉医疗资源 守护基…
·“绿色溢价”凸显市场…
·助力经济社会向绿色低…
·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
·快贷及养易贷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
·聚焦心育,护航学生健…
·表彰先进树榜样 奖…
·小导师养成记
·探析 AI 技术在小…
·借 AI 创设语境,…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小导师养成记

时间:2025/10/31

  □吴巧云

  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有许多道选择题需要做,有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出自己理想的答案,有时我们反复斟酌之后,尚且不敢定论这份答案引发的结果,是否尽得人意。特别是在一份从未尝试过的、有困难的任务面前,我们往往更会踟蹰不前,甚至逃避放弃。然而,只要你勇敢地迎上去,倒逼自己一把,经过困难淬炼后的你,定将会迎来一次破茧成蝶的蜕变。

  欣然同学的金牌小导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从初一开始推行“递进升阶式”金牌导师培养模式:先手把手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再通过课堂小讲师训练,让他们把思维转化为讲题能力;接着晋级为小组助教,用启发式提问带组员解析错题,把“一对多”变成“一对一”;最后筛选出最拔尖的,组成金牌导师团,我则退居幕后,只做课程的“导演”。

  当我向欣然发出邀请时,他的反应毫不意外——先是眼睛瞪圆,满脸难以置信,接着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老师,我哪会讲题啊!”我太清楚他的顾虑:八年级才转来,“金牌导师团”对他是全然陌生的领域;少了一年的培训,他心里没底;更关键的是,这个酷酷的男孩向来不善言辞,而导师需要的,正是精准清晰的表达。

  但相处两个月,我早摸清了他的潜力:英语功底扎实,做题准确率极高;更难得的是责任心强,答应的事必定做到最好。也正因他总看不清自己的能力,才更需要一个舞台,把藏在“被动”里的光芒逼出来。

  我用“三明治沟通法”打开他的心防:先坦诚告诉他,在我心里,他的功底和责任心就是最好的资本;再帮他拆解难处——陌生可以学,没经验可以练,表达弱可以慢慢磨,遇到坎随时找我;最后给他台阶,从最简单的讲练课入手,一步一步来。终于,他攥着笔犹豫了半天,小声说:“那……我试试。”

  转机来得猝不及防。期末考试前一周,我要外出培训,金牌导师团成了期中复习的“主力军”。我用一节课排好计划,放学后开了碰头会,给每人分配课节和内容,还定了规矩:每天放学后一起磨课,课后写总结反思。我给欣然安排的是讲练结合的课型,就是想留足时间让他准备。

  本以为他会慢慢悠悠,没想到接了任务的欣然像变了个人。第二天一早就把备好的课和做完的试卷递过来,试卷上用红笔圈着几道题,腼腆地说:“老师,这几道我拿不准,您讲讲?”我逐题给他分析,他听得格外认真,连笔记都记得工工整整。

  可真正上讲台前,还是出了小插曲。磨课的时候,他对着空教室试讲,讲到复杂的语法点,突然卡了壳,脸一下子红了,攥着粉笔的手都在抖。“要不……我还是算了吧。”他声音里带着沮丧。我没劝他,只是把组员的名单递给他:“你看,这几个同学都等着听你讲呢。你昨天准备的解题思路特别清楚,只是没找到合适的说法,咱们再练一遍?”

  那天放学后,办公室的灯亮了很久。我们逐题梳理,把难理解的语法点换成简单的例子,把冗长的讲解拆成“提问+引导”的步骤。直到他能流畅讲完,才松了口气,眼里重新有了光。

  正式讲课那天,我悄悄坐在教室后排。欣然拿着教案走上讲台,开头还有点紧张,声音发紧,但讲到熟悉的题目,渐渐就放开了。遇到同学提问,他虽然语速慢,却总能精准点出关键,像当初我教他那样,用“这一步为什么错”“换种思路试试”引导大家思考。

  课后,他攥着写得满满的总结来找我,嘴角藏不住笑意:“老师,他们说我讲得比您细!”看着眼前这个褪去怯懦、眼里闪着光的男孩,我忽然明白,所谓“养成”,从来不是把人塑造成完美的样子,而是帮他在挑战里,看见那个比自己想象中更勇敢、更能干的自己。

  人生没有天生的“会”与“能”,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蜕变,往往都始于一次“我试试”。当我们敢迈出那一步,困在茧里的自己,终会在一次次尝试中,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

  (作者系揭西县塔头第二中学教师)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