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秀川 李辉娜 通讯员 吴丹君) 近日,由省农科院水稻所、揭阳分院主持的揭西“水稻合理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百亩连片示范基地”迎来晚季测产,现场农技人员、农业专家与农户共同参与,见证“广东水稻合理密植增产增效技术”的实践成果。
在揭西县龙潭镇富光村的揭西“水稻合理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百亩连片示范基地”现场,农技人员随机划定2个抽样区域,机械实收脱粒后,将金黄饱满的稻米装进包装袋,利用谷物水分测定仪、电子秤换算干谷产量,叠加冬小麦、早稻数据核算出全年产能。
本次测产结果显示,种植的优质丝苗米“青香优19香”,即便在晚季历经台风、暴雨河水倒灌等不利因素后,仍取得亩产601.07公斤干谷的成绩。叠加此前冬小麦(286.05公斤/亩)、早稻“胜优19香”(613.34公斤/亩)的产量,该基地全年三熟每亩总产量超1500公斤,成功实现“年产吨半粮”目标。
据了解,这片百亩示范田是市、揭西县农业农村局与省农科院揭阳分院“农技下基层服务月”的实践载体,更是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测产验收是“农技下基层服务月”活动的延续,既检验了农技服务实效,也彰显了技术推广价值,为粤东水稻高效栽培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