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
·见证新的成就 展现…
·“以商招商”激活“葡…
·全力以赴推动全会精神…
·到2027年建成20…
·感恩奋进 苦干实干…
·超级稻合理密植技术显…
·护航首航“零延时”通…
·如何把握“十五五”时…
·全国近2500个劳务…
·培育农村创业新力量
·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健…
·让文化阅读和生活实践…
·市民要做好防护措施,…
·需做好森林防火、防寒…
·孩子们的欢乐奇妙舞台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
·立德树人视域下低年级…
·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
·聚焦创新驱动 助力产…
·拓宽“出山路” 丰…
·助力老年人乐享智能生…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
·网来网往
·力争到2027年实现…
·绘就宜居宜业城乡画卷…
·揭东区城管执法局加强…
·揭东区住建局着力提升…
·揭东区晚稻陆续开镰
·揭东青年夜校公益课堂…
·准确认识和深入理解“…
·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动力…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
·看好市场,更要开掘空…
·绿色全运——粤港澳共…
·江苏队第二次夺得全运…
·男子花剑团体金牌赛:…
·如日方拒不撤回涉台错…
·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
·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
·这记“抱拳礼”藏着武…
·什么比赛?选手还能P…
·中方对荷方主动暂停行…
·土豆泥焗鲍鱼:一口解…
·灶膛里的甜香:地锅烧…
·十八街麻花
·燕窝的科学泡发方法
·冰糖雪梨银耳汤
·土豆炖豆角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多措并举推进全域人居环境和风貌整治提升
力争到2027年实现“五年显著变化”

时间:2025/11/20

 

揭东区将奋力打赢“百千万工程”五年显著变化攻坚战,让城乡更美丽、产业更兴旺、群众更幸福。林碧鸿 摄

  □记者 黄 蕾 何小妍 特约记者 李创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在2025年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持续做好风貌整治提升、补齐镇村建设短板,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力争到2027年实现“五年显著变化”,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制定《揭东区、揭阳产业园推进全域人居环境和风貌整治提升实现“五年显著变化”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根据《方案》,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将按照“两可两有”(点线可学、面上可比,经验有推广、用人有体现)工作要求,突出“央企助力、全民参与”,充分发挥典型镇村建设示范带动作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和风貌整治提升,凝心聚力解决环境卫生、城乡秩序和整体风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一镇一央企”挂钩助力,有序引导国企和社会力量参与镇村建设。探索“网格+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模式,建立专人专班、分片分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管理制度,健全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齐心协力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宜居镇村,实现全域人居环境、生活秩序和城乡风貌显著提升。

  推动重点领域逐个突破

  人居环境的改善,最能直观地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将推动重点领域逐个突破,加快推进全域人居环境和风貌整治提升。

  深入推进“拔杆”行动。针对强弱电交越、废弃线杆线缆清理不及时、线杆设置不合理(线杆过多、杂乱)、线缆乱接乱拉、表后线或私拉线杂乱等现象深入整治,规范户外线缆架设。将“三线”整治纳入城镇、村庄规划,因地制宜整治“三线”,确保安全、整齐、美观。工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制订全域“三线”整治实施方案,与所在地合力在全面完成今年73.8公里“四沿”“三线”整治任务及国道G206线、省道S234线、国道G539线揭东段等主干道“拔杆”工作的基础上,分阶段逐步实现全域整治。

  深入推进“拆围”行动。对全区各类围挡开展排查,重点针对道路两侧围挡、铁皮房等违搭违建开展整治行动,坚持能清尽清、能拆尽拆,进一步增加城市通透度。坚持“零容忍”常态化推进“两违”整治,围绕“零增量”目标,大力整治未批先建、偷建抢建行为,坚决做到“违建即拆、违建必拆”,动真碰硬抓好巡查、管控、整改,全力遏制新增“两违”;各镇(街道)实行网格化、台账化管理,落实“零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整治“两违”。规范农房建设管理,实行建房图集和农房带图审批制度,新建农房管理全面落实“五公开”“三到场”制度,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引导村民依法依规进行建设。

  深入推进“增绿”行动。充分利用拆违地、闲散地、边角地等因地制宜“拆违种绿”“见缝植绿”“增花添绿”,拆除围挡后及时植绿补绿,分类升级打造口袋公园、街角绿化等生态节点,增设停车场等便民公共空间,打造具有空间感、层次感、通透感风貌,为人居环境增绿添彩。多元化增绿补绿,抓住每年植树绿化黄金期,持续掀起“增绿护绿”热潮,在“四旁”“五边”开展绿化美化。继续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绿美揭东必有您”“1元助力,100分精彩”等绿美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捐资出力,多种树、种好树、管好树。

  深入推进“硬化”行动。全域推进区镇村道路硬底化,建立全域道路硬底化项目清单,明确“五年显著变化”目标,住建部门牵头交通、农业等部门制订区镇村道路全面硬底化实施方案,积极推广央企捐赠水泥混凝土、群众投工投劳等模式,分批次系统推进308条道路共130公里的硬底化建设,全面实现县镇村道路硬底化,改善民生出行“最后一公里”。

  突出重点区域风貌引领

  城乡风貌提升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基础工作,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工程。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将突出重点区域风貌引领,坚决打好打赢“百千万工程”五年显著变化攻坚战。

  抓好第一批典型镇示范引领。加快推进埔田镇9个已入库专项债项目建设,抓紧谋划实施风貌提升补短板项目。依托现有资源,进一步推进“埔田绿色低碳竹笋产业示范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建设项目”等特色项目,打造国家级“竹+”产业发展特色小镇。高质量建设“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美丽圩镇,从县道X114线建设和典型村打造出发,深入推进埔田平交至新岭、莲花心、刘厝寨、金东岭等多个方向道路升级改造项目,由点及面推动典型创建全覆盖。

  抓好乡镇典型创建。各镇(街道)做好主干道风貌带建设收尾工作,衔接好“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与“拔杆”“拆围”“增绿”“硬化”行动,推进专项行动从主干道向腹地延伸。基于乡镇建设规划,结合典型镇“1+4+7+9+N”的创建标准,切实以项目为抓手,确定当地“五年显著变化”先行区,作为第一阶段攻坚重点,并逐步推动典型创建向全域拓展。

  抓好典型道路提升。整治提升北环大道,串联东环大道、车田大道、滨江路,打造城区外环线风貌带。加快推进新亨大道建设,打造圩镇示范主街新标杆。整治提升市际、县际交界路段,打造“美丽揭东入口”。

  抓好重点片区建设。突出揭阳高铁片区示范引领,加快推进进站大道建设,高标准打造食品产业园,发挥“食品加工+高铁物流+服务配套”三个核心功能,打造揭阳市“食品产业+电商产业”双中心,以工业制造和现代化服务业为核心联合打造功能复合的现代化产业新城。突出玉文化片区示范引领,锚定揭阳“玉都+古城”双核驱动的战略核心,精细化打造玉文化片区,以玉都广场项目建设为抓手,构建“玉产业链+文旅生态”协同体系,推动玉石产业实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抓好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提升。三个产业园区(揭阳产业园、经开区、金属城)着力谋划园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抓紧补齐设施短板,着重优化提升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硬件水平,畅通园区连接高速口等交通枢纽的“大动脉”,构建高效便捷的对外通道,优化物流与人流体验。同时,把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结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充分利用好央企力量,同步推进道路风貌、景观绿化的精细化改造,打造基础设施过硬、产业支撑有力、环境魅力饱满的现代化园区。

  推动环境卫生全域提升

  环境卫生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将推动环境卫生全域提升,为全域向“美”而行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能力。各镇(街道)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保障垃圾收运经费。按照省、市最新标准加快磐东垃圾转运站建设,提升12个镇(街道)生活垃圾转运站,确保各镇(街道)至少建成 1 座标准达标、运营规范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各村(居)全面开展“三清理”,盯紧死角盲区,推动各村(居)整洁由面上向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农贸市场、公园绿地和田园菜地等延伸,并将清理出来的闲置空地因地制宜建成“四小园”,实现变废为宝彻底整治。各自然村取缔敞开式垃圾池、垃圾箱,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站),确保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常态化稳定运行。通过劝导、批评、曝光等方式,大力整治垃圾乱丢乱扔现象,充分发动群众落实“门前三包”、及时清理垃圾和积水、做好防蚊灭蚊等,养成良好行为和生活习惯。

  强化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逐步完善“县域统筹、厂网一体,能收尽收、建管并重”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重点消除管网空白区,提升污水处理厂运维水平,有序推进清污分流。各镇(街道)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达标运行,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大力推进揭东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巩固提升工程专项债项目,各村(居)因地制宜选择单户消纳、多户并联、分片多点等污水处理方式,到2027年按需完善提升50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

  强化公共厕所日常管护能力。合理布局镇村公共厕所,对照不同类型建设标准,完善设施配套,明确管护责任人和监督单位,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厕清洁维护制度,健全管护机制,保持公共厕所干净整洁,做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规范乡村旅游景区厕所和农村学校厕所建设管理,提升卫生标准。

  推动城乡秩序实现转变

  城乡面貌的焕然一新,离不来城乡秩序的不断改善。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将持续开展“六乱”整治、提升环境秩序,同时积极发动市民参与管理,打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乡环境,为“百千万工程”添砖加瓦。

  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抓好路面巡逻管控,加强交通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针对辖区内秩序混乱、违法频发、事故多发的“问题路段”,集中力量推进整治,分类精准执法,确保辖区道路安全、畅通、有序。抓好临时红绿灯升级改造,同步抓好智慧停车项目引进、道路标识标线,切实推进交通安全设施规范提升,保障交通安全。抓好道路扬尘治理,强化绿化带扬尘防治,及时清理绿化带及路面边缘积土,针对扬尘问题明显的重点路段,科学利用雾炮车、洒水车巡回喷雾、洒水作业。

  维护农贸市场秩序。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强化部门与属地镇街联动,劝导商户清理占道物品、入室经营,引导流动摊贩进入市场指定区域规范经营。紧盯市场环境卫生,督促市场落实主体责任,增加清扫保洁频次,落实垃圾日产日清,整治污水横流与杂物堆积问题,确保市场环境整洁卫生。推进沿街商铺牌匾规范化整治,坚持宣传引导与日常监管相结合,鼓励商户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改善视觉效果。全面梳理35个农贸市场,鼓励符合条件的老旧农贸市场引进运营公司进行改造提升,提高管理效能,推动圩镇、村庄集市整体环境优化提升。

  持续开展“六乱”整治。坚持“定点定人定岗”与多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六乱”常态化整治行动,加强日常管理,防止问题反弹。强化巡查管控,整治占道经营、乱设移动广告牌、乱堆放杂物等行为,引导流动商贩进入指定区域规范经营,基本消除市容“六乱”现象,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督促居民自觉维护市容秩序,通过区镇村三级联动及长效管护机制,推动整治成果从“短期攻坚”向“常态保持”转变,全面提升城乡环境秩序。

  推动镇村风貌持续改善

  镇村风貌提升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将着力推动镇村风貌焕新升级,持续擦亮“百千万工程” 鲜明底色。

  优化提升乡镇建设规划。各镇(街道)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乡镇建设规划。在规划层面定方向、定策略、定布局,明确乡镇后续目标定位与发展策略;设计层面定风貌、定原则、定内容,对圩镇建筑、街道、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控制引导,住建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房建设模板供各镇(街道)参考;建设管理层面要定项目、定分工、定机制,按照已编制的乡镇建设规划,加快完善近两年镇重点项目,扎实推动乡镇分类建设,特别是锡场镇按中心镇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试点工作。

  全面推进乡镇“七个一”建设。聚焦推动塑造特色鲜明的圩镇风貌,持续完善典型镇“七个一”建设,推动剩余6个非典型镇按典型镇培育标准,因地制宜谋划建设“七个一”项目,确保突出揭东特色,实现各美其美。

  加快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办好“三所学校”,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积极实施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按“国家推荐标准”建设剩余6家基层卫生院,支持已达到基本标准的基层卫生院对照推荐标准,进一步优化完善配套,积极申报推荐标准。逐步提升区镇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关注失能老年人刚性需求,积极回应关切。同步完善文体活动场所、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性商业超市、快递物流点、冷链物流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加快补齐农村集中供水、农业生产生活用电、“四好农村路”、网络通信、新能源充电桩等生活设施短板。

  因地制宜做好乡村风貌提升。坚持“风貌服从功能,好看服从好用”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突出地域特色、乡村特点做好整体规划设计,整村或连片连线提升农房风貌。健全乡村绿化网格化管护机制,深化“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引导更多群众争做“美丽庭院”建设者。统筹抓好乡村“六提升”,打造乡村全面振兴样板。

  接下来,揭东区、揭阳产业园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以“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的作风,守正道、讲实干、开新局,奋力打赢“百千万工程”五年显著变化攻坚战,让城乡更美丽、产业更兴旺、群众更幸福,为揭阳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