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锐磊
如今的揭阳,很有书香气息。这座城市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文化创新,让阅读如泉水般渗透进每个生活缝隙,让书香与烟火气共同滋养着市民的精神家园。当揭阳把阅读嵌入市集、非遗、科技、农文旅等多元场景,便从知识传播到生态保护、从文化传承到社会治理,放大了阅读的复合效益。近日,记者走访市区部分公共文化场所,采访一些市民,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读书故事。从文化普惠到精神共富,揭阳全民阅读工程从理念创新到实践深化的系统化突破,不仅凝聚了广大市民的共识,还为城市的发展增强了文化凝聚力。
用诗意重构书籍与生活的连接
今年4月底,团市委、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举办了“寻访古城印记,感受和美揭阳”揭阳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面向全市招募30名少先队员代表走进揭阳古城,参观进贤门、揭阳学宫、丁氏光禄公祠、揭阳县人民政府旧址、禁城、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等地方,用诗意的方式引导青少年走出书本,实地领略揭阳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今年8月中旬, 市图书馆、市文化文物管理中心等单位在揭阳学宫粤书吧举办《走近经典,享受阅读——品味<红楼梦>的茶文化》主题阅读课,培养学生们阅读经典书籍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记者从“文明揭阳”官方公众号了解到,近年来,揭阳学宫已成为揭阳古城保育活化的核心载体,该场所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成了独特的公益文化品牌,如“开笔礼”活动历经多年运作,已成为广受市民欢迎的公益文化品牌。截至2025年7月,这项承载着文化传承使命的活动,已成功举办19期。
对众多公共文化场所用诗意重构书籍与生活的连接,不少市民对此竖起大拇指。市民陈秋红说:“我有带孩子参加过‘开笔礼’活动。那时候,小孩身着传统服饰,循着古礼,参与了‘正衣冠’‘点朱砂’‘拜先师’‘诵经典’、书写‘人’字等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活动,真正亲身实地浸润书香。这一系列庄重的传统仪式,为小孩的求学生涯开启了与众不同的序幕,我觉得很有意义。”
“阅读+”模式形成多圈层联动效应
书香城市建设,少年儿童是关键一环,各地中小学校近年来积极开展读书分享、主题演讲等比赛,引导学生们用书本故事诠释成长感悟,充分展现了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成长。
“我特别喜欢看故事书,通过读书,我认识了很多英雄人物,懂得了许多道理。国庆前,我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胆量,还让我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读书的收获,特别有意义。”今年读小学四年级的王一鹤如是说。
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今年举办了“热爱读书,筑就梦想”主题演讲比赛、“风雅颂·诗韵千年”诗词吟诵展演、“读寓言故事,沐智慧之光”寓言故事视频创作等活动,注重趣味性与互动性,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活力”的文化体验,让“阅读+”更受学生欢迎。
10月中旬,榕城区卢前小学举办该校第二场“潮筝非遗进校园”文化之旅,活动以“唐宋丝弦咏传承,千年遗音遇童真”为主题,通过知识普及、成果展演、技能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体验之旅,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艺术生活,大大提升师生对传统乐器的了解与兴趣。
对于“阅读+”的模式,我市相关公共文化场所也在不断实践。市图书馆10月初举办“祈愿灯笼·月满中秋”中秋节创意DIY活动,主讲者以中秋节的起源为切入点,系统讲解了中秋节的历史演变与民间风俗,生动描绘了“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经典传说。随后,小读者与家长共同制作祈福灯笼,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中秋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揭阳学宫今年多次举办了诗乐会、古琴雅集、音乐会、读书会、古城研学、摄影展、红色主题展览等各类文化活动,积极营造“共读、共融、共乐”的氛围,深化文旅融合,让“阅读+”的模式更加丰富多彩。
让阅读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揭阳将“书香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抓手,通过构建便捷的阅读空间、打造品牌阅读活动,让阅读融入日常生活,为“文化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一年四季的揭阳各个角落,都弥漫着浓郁书香。
作为全民阅读的核心引擎,近年来,市图书馆、市国防教育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持续发挥“精神粮仓”的作用,开展各类书香社会建设活动,吸引广大市民进入其中阅读。从设施完善的图书馆,到便捷高效的24小时书吧,再到生机勃勃的校园阅读活动,揭阳正通过多点发力、多方联动,精心编织着一张覆盖全域的“全民阅读服务网”,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
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群众的阅读体验感不断增强,精神愉悦的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我觉得这几年,揭阳不断深化‘图书馆+’服务模式,依托读书会、阅读实践、阅读分享等形式,让我们在阅读体验上得到了很多收获。孩子在各类文化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书本上所描述的中华文化内涵,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与表达能力。”市民李泽依深有感触。
“今年10月底,我和朋友带孩子一起参加市妇联组织的古城研学活动。我们先后参观了揭阳学宫、进贤门、西湖公园、潮汕‘喜’文化馆等地,在玩游戏、做手工、看电影、听故事中,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一段关于陪伴、传承与成长的美好时光。这次活动涵盖古城传统文化、心灵探索、团队协作等丰富内容,用多彩实践的方式,让我们和孩子体验到单独阅读书本时往往理解不透彻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我和孩子在活动中亲手制作并点亮一条象征吉祥的‘鲤鱼灯’,觉得很有成就感。”市民林女士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