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洁松 通讯员 陈 萧 张露露) 1日,随着“粤东4号”盾构机在揭东区玉滘镇GX6号井内缓缓露出锋利的刀盘,标志着这一历经七个月艰苦奋战的地下掘进任务圆满完成,GX5至GX6盾构区间顺利贯通,成为三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中第三条实现贯通的盾构区间,整体工程进度迈出新步伐。
GX5至GX6盾构区间全长1954.5米,自玉滘镇GX5号井始发,沿国道G539线向西延伸。该区间不仅穿越了复杂多变的淤泥质土与中粗砂层,还面临着上方密集建筑及近距离下穿国道G539线的严峻挑战。尤为关键的是,近2000米的盾构隧洞中有约1700米位于国道下方,最浅处距地面仅14米,施工难度与风险控制要求极高。
据盾构工区负责人肖树平介绍,为控制沉降,将盾构机在地下“穿针引线”的影响降到最小,粤东供水与施工3标中铁四局多维度发力,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利用信息化、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施工进展,掌握地层沉降、脱空情况。在穿越过程中,建设者们采用二次跟踪注浆,对敏感路面沉降进行“一对一”监测,及时掌握、分析重点路面动态信息,实时进行数据调试,始终将盾构机参数保持在最优状态。 最终,经测量地表累计最大沉降量为4.89毫米,满足沉降量控制在30毫米以内的设计要求,实现了毫米级沉降控制。
与此同时,针对盾构区间复杂的地质环境,为确保盾构施工的顺利进行,建设者们通过地质雷达扫描技术,完成前置摸排、过程实时监测、精准复测,对盾构区间的地质情况“建档立案”。针对地层软弱和可能存在塌陷、空洞风险的里程,建设者们采用不同颜色做好风险源辨识和风险级别重点标识,并按1天1次的频率,对掘进前和掘进后地质变化情况进行对比,为盾构掘进参数的设定和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施工3标中铁四局建设团队借助技术成果的应用,建设者们在将沉降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的同时,“粤东4号”盾构机单日最高掘进达30米,单月最高掘进达535米,均创下了目前三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盾构掘进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