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伟宏
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薄弱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在县城最低,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对于这部分学生,数学科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大的考验。特别新高考改革后数学科核心素养对综合能力要求又有所增大。本人自2020年新教材开始实施就从高一带班到高三,今年又留教高三。这几年都在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理念的反思
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想法,觉得讲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因此我一直很困惑。
我们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剖析时间与空间,打击了学习数学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个性。因此,学生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建构,形成不了有效认知结构,导致我们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作为教学改革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新路。以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认识规律、学习理论、教育心理等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
二、教学方式的反思
对于高一年级的同学,他们刚刚接触高中数学,与初中的数学知识对比,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会高很多,且思维方法的跨度比较大。而不同学生之间也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开展层次化的教学,运用更加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一种亲和的语气,重视语言的通俗性,避免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其次,课堂上教学要多与学生交流,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精心设计问题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通过探究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方法,获得新的情感体验。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应该给与适当的引导,给予鼓励与安慰。
进入高三阶段,学生学习的难度加大。高三数学复习课一般采用的是对复习内容进行知识点的罗列整理、例题讲解、变式巩固、归纳小结的“四部曲”课堂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教师对课程标准和考纲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基础之上,优势在于知识系统性强、能突出复习的重点和便于操作。但也存在学生自主复习、主动探究不够的问题。
三、教学措施的反思
高三数学复习的“四部曲”比较系统,但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容易“学到尾就忘了头”。针对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我们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我们高三数学组有4名老师,大家分工合作,轮流出卷。具体操作:每周安排一节早练课,内容是刚复习过的知识点,题量为8道小题,其中6道单选题,2道多选题或者多选题、填空题各一道,结合复习内容而定,做完收上来全批全改,然后利用上课时间评讲,做到趁热打铁,不拖到第二天。每周发一份“一周一练”,题量是两道解答题,根据六大模块中,学生能得分、易得分的部分先练。结合近三年的高考卷,我们决定固定一道立体几何题,然后解三角形和数列轮流出一道题。一段时间后,就概率统计和导数,解析几何轮流出一道题。周末发下去,周一收上来批改并针对性地评讲。题量少学生不烦,有兴趣做,少而精,反复练习,我们称之为“麻雀战”。很多公式,解题方法、技巧都是在反复练习中获得的。另外根据复习进度,每周还出一份“周清过关训练”,针对复习重难点得分点,进行分层突破。每两周还有一次全卷的测试。就这样,我们艰苦奋斗了一年,终于在2023年的高考中,本校数学科获得市面上中学三等奖的荣誉。这是本校第一次获此荣誉。
本人认为,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积极投入新课程改革,不断剖析反思,尝试新理念内涵,才能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