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下面一起来了解有关登革热的知识,守护健康,做好预防。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通常由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主要通过“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夏秋雨季为发病高峰期,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9天,人群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婴幼儿发病率较高。
登革热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度以上,继而剧烈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
登革热的症状是出现“三痛”“三红”。 “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三红”即面、颈、胸部潮红,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牙龈无端出血,四肢躯干或头面部还会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部分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如果有以上症状,且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场所周围1月内曾出现过登革热病例者应立即就医。
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病死率低,但少数病例可引起登革热出血热或登革热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控制疼痛,及时补液、预防出血等对症治疗为主,同时要进行隔离。
预防登革热,平时要积极防蚊灭蚊,处理积水,清理垃圾及卫生死角;居家可安装纱门、纱窗或使用蚊帐;外出穿浅色长袖衣、长裤,涂抹驱蚊剂或药物。早发现,早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张奕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