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8…
·“中国草”:送给世界…
·打好稳外资“组合拳”…
·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
·沙场上是“敢死兵” …
·九三学社揭阳市委会成…
·助我市外贸企业发展按…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如何理解改进科技计划…
·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 …
·传承中医脉络 构建…
·让书香沁满狱园 以…
·乡贤善举暖人心 奖…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电诈”帮凶“赔了夫…
·385名萌娃体验“入…
·人醒酒未醒,两司机因…
·垃圾分类进灯谜 绿…
·桑浦山
·新一轮黎以冲突意味着…
·普京听取边境地区战斗…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一周…
·波音航天项目受挫 宇…
·社交媒体“电报”创始…
·法国犹太教堂纵火案嫌…
·外观运动风十足 备…
·呼吁汽车产业重塑竞争…
·行业动态
·命 运 (节选)
·揭开巴蜀石窟供养人的…
·《黄昏饮》的阅读体验
·【新书荐读】
·七月的乡村 (外一章…
·落叶思
·日落黄昏后
·夏天的路口 (外四首…
·赴考
·夜幕下的滨江长廊
·谢氏家批:“侨”见海…
·结诸善因缘
·潮汕“飞机枕头”
·湖广提督哈攀龙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沙场上是“敢死兵” 退役后为“勤务员”
——记榕城区援越抗美老兵林声合

时间:2024/8/26

 

林声合近照。郑楚藩 摄

  □记者 林宝凤 见习记者 姚 迈

  “在战场上,我们每位战士都抱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抗争到底!”年近80岁的榕城区援越抗美老兵林声合在回忆当年沙场上的峥嵘岁月时,语气依然斩钉截铁,壮志豪情不减。

  林声合是榕城区东兴街道义河村人,1945年生。1963年,林声合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一名侦察兵。在部队中,他苦练本领,曾获“五好战士、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证书。1967年,他跟随部队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争,担任侦察教导队长、第70师第九哨所所长等职,在战斗中展现出智慧与勇气。退役回乡后,林声合先后就职于揭阳县物资局、揭阳市交通局。在当好人民勤务员的同时,他业余时间利用自己的医学特长坚持30年义医义诊,为当地驻军及乡亲们提供医疗服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沙场上,他是“敢死兵”,随时准备为祖国献出生命

  林声合自小在揭西县东园镇玉湖村长大。玉湖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村,林声合听着村里的革命故事长大,爱国爱党之情深植在他心中。1963年,17岁的他便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实现心中的报国梦。

  在部队中,林声合积极努力,苦练各种本领, 迅速成长为一名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素质过硬的“五好战士”。1967年8月,林声合跟随部队奔赴越南执行援越抗美战斗任务。

  在越南战场上,侦察兵林声合被派往第70师第8哨所任侦察教导队长,后又担任第70师第9哨所所长。各哨所如尖刀般直插敌军前线,为大部队的战略转移和关键作战行动提供了准确而宝贵的信息和支援。为了准确掌握敌军动态,各哨所始终保持高度的战备状态。林声合说:“战场上条件很艰苦,我们每天的生活用水只有一壶,吃的是罐头、饼干等干粮,粮食补给有时不够,我们就吃野菜、萝卜叶充饥。当时最幸福的事,就是偶尔能领到汕头产的牛肉罐头,那可是家乡的味道啊!”

  林声合回忆道:“我们就睡在哨所的防御工事旁,一旦有敌情,就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在无数激战中,他们都随时准备着为国捐躯。虽然已过去多年,但战争的场景仍深深地印刻在林声合的脑海中:“一次,美军飞机空投的炮弹快飞到了我们的头顶,我闭上眼,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幸运的是,炮弹因飞机惯性偏离了轨道,滚落到山下。我们立刻恢复战斗状态,第一时间向指挥所报告敌情。”谈及这些,林声合的声音坚定而充满力量,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是他坚定信念的源泉。

  在战场上仅仅半年时光,林声合多次负伤:颅骨凹陷骨折、锁骨粉碎性骨折,因长期卧山洞而患上严重腰伤……历经战火的残酷,林声合老人却轻描淡写地讲述着这一切。在他看来,能活着回家,就已经是上天最大的恩赐。1968年,林声合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回到祖国疗伤。

  退役后,他为“勤务员”,30年爱心义医传递军人大爱

  回国后,林声合在广西某医院的病榻上度过了长达一年的康复时光。期间,除了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外,林声合还自学医学知识。他父辈和祖辈都是骨科“赤脚医生”,在家族传承的基础上,他在广西当地拜访了多位医学名家,在养病之余潜心研习,医疗技艺随之精进。

  随着身体状况的改善,林声合在部队继续服役,直至1972年退役。回乡后,他先后就职于揭阳县物资局、揭阳市交通局。“我很感恩党和国家对我的照顾,给我安排工作,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退役不褪色,换装不换心。成为一名人民勤务员,林声合非常感恩,脏活累活抢着干,仓库管理员、环卫工……无论在哪个岗位,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的他深受领导与同事的赞扬。工作之余,他运用所学医术,无偿为驻地军队、乡亲诊治,这一坚持,就是30年。后来,他还到广州中医学院学习,医学技艺进一步提升。

  在林声合义医过程中,留下不少感人的佳话。曾服役于揭阳红一团大渡河连的战士卿小文,在训练中左手受伤,手术后,手指无力,生活无法自理,面临残疾的威胁。卿小文辗转寻医,最终找到林声合。经过他的精心治疗,卿小文的手逐渐恢复功能,甚至能够抓举4斤重的物品,避免了落下残疾的不幸。

  另一则事迹,则发生在1978年2月9日。原揭阳水电局坪上水电站站长陈景青不慎从高处跌落导致腰椎严重受伤,虽经抢救保住性命,但双腿瘫痪,医院建议截肢。其家属慕名找到林声合,林声合为陈景青细心诊治并指导他进行康复训练。一年后,陈景青竟能弃拐行走,生活自理,他满怀感激地向林声合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林声合的居所,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与牌匾,而经他之手治愈的各类骨折、扭伤、风湿等病例更是数不胜数。人心是秤,林声合为社会所做的贡献,被许多群众记在心中。

  林声合退休后,仍坚持开展爱心义诊,直到前些年因年事已高,身体行动不便才安心养老。在他的影响下,儿子林桂凌、孙子林晟宇也走上从医之路。林桂凌常年与父亲一道开展爱心义诊,人们亲切地把他们父子俩称为“编外军医”。林晟宇目前就读于韶关医学院,自小就看着爷爷和父亲经常做好事、善事,林晟宇也养成了善于待人、乐于助人的性格和习惯。他表示:“爷爷和爸爸就是我的榜样,待我学成后,也会像他们一般奉献社会。”

  战场上的“敢死兵”、退役后的“勤务员”,林声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着家人,诠释了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