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揭西县凤江镇农村的姑妈家里,笔者看到了这个承载着岁月记忆的木制枕头。这是昔日潮汕地区常见的家居用品之一,它因被打开使用时状如飞机,故名“飞机枕头”,简称“飞机枕”。
“飞机枕”其实只是两块普通木板的结合体,中间部分巧妙地镂空,巧妙相嵌,开合自如,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传统手艺人的匠心独运。有人作出大胆的推测,认为它或许与“鲁班枕”有着某种默契,可能是木工祖师爷鲁班所创。这样的说法,还需进一步考证。然而,可以确信的是,这种充满潮汕风情的枕头,不但是民间手工艺的瑰宝,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实用性强(对老一辈而言),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更是潮汕老一辈难以割舍的情结所系。
听姑妈说,她家这个“飞机枕”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以前的人,特别是老人,对这种枕头情有独钟。”姑妈说,“它很实用,夏天使用它,头部会觉得很凉爽、舒服!它也很耐用,数十年来依旧完好如初。”笔者怀着好奇的心理,亲身体验了一番,那凉爽的感觉确实令人称奇,可是那硬朗的特质让笔者无法适应。或许我们已无法真正领会先辈们的某种生活方式了。
除了作为枕头使用,“飞机枕”还能变成小孩的座椅。笔者依稀记得,小时候外婆家中的“眠床”里就有两个“飞机枕”。笔者和姐姐幼时常常在外婆的“眠床”上嬉戏、玩耍,偶尔也将“飞机枕”当作小凳坐。
时光匆匆流逝,“飞机枕”这样的日常用品,如今已然难得一见。
黄洁宇/文
吴佳煜/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