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新顶流”!一年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
·百年丁府焕新彩 文…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
·27家企业提供近40…
·搭建技能展示交流平台…
·互学互鉴共促农业特色…
·增强企业和群众守法维…
·“黑户女”上户记②
·仓库突发大火,消防快…
·五月海
·雨后多地现非洲大蜗牛
·微话题
·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
·国宝回家!帛书归来
·儿童、老人、孕妈妈……
·天问二号探测器 顺利…
·购房者如何把握置业新…
·我国“好房子”建设进…
·多地优化住房用地供应…
·30家重点房企4月投…
·上海楼市“银四”兑现…
·夏季买房要注意六个问…
·木雕:刀凿间的文化守…
·文化的瑰宝 世界的记…
·展现新时代少年自信向…
·赵宋:如是我见(节选…
·重塑“文人画”研究新…
·讲家乡故事 抒游子…
·【新书荐读】
·邮集《揭阳侨批传承及…
·古韵中的科举荣光
·第四部分 玉器 (…
·狐突教子 忠臣不事二…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文化的瑰宝 世界的记忆

时间:2025/5/19

  李思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文献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珍贵记录,是人类历史文化演进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信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弦歌不辍,五千年积累的文献遗产灿若星河、异彩纷呈。此次,少林寺碑碣等三项文献遗产进入“世界记忆”,是世界对中国历史文献瑰宝的一种价值确认,也是中国为世界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中国的历史文献瑰宝进一步丰富了“全世界的记忆”。

  历史文献进入“世界记忆”的显著意义,除了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之外,也在于让更多国人更直接地感受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比如,距今约2400年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它不仅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出土青铜编钟,而且编钟上还刻有“打击乐的音乐教科书”:3755字的铭文记录了“一钟双音”等我国先秦乐律体系,是目前仅存的公元前5世纪声文对应的乐律档案文献。

  常言道“天下武功出少林”。但很多人对少林寺碑碣的价值却知之甚少。此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少林寺碑碣,包括帝王御书、官府文告、书画艺术、诗词曲赋等诸多内容,既是“世界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国佛教史、武术史和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此前公众知之更少的《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则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见证,是郑和下西洋促进文化交流的生动注脚。

  这些“世之珍宝”,此前人们了解得显然不够。这种不了解造成的“忽视”“错过”乃至“无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也许我们在一些重要历史文献瑰宝的宣传、普及、教育上尚存欠缺,导致很多宝贝“墙里开花墙外香”。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我国44个项目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我国18项文献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可以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三大遗产类旗舰项目中,中国都堪称惊艳世界。这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的遗产,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一方面应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让这些珍贵遗产为世人所知,成为“世界记忆”;另一方面应立足赓续文明的高度认真思考,如何让珍宝首先为更多本国民众所了解、熟知和推崇,首先成为更多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