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新顶流”!一年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
·百年丁府焕新彩 文…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
·27家企业提供近40…
·搭建技能展示交流平台…
·互学互鉴共促农业特色…
·增强企业和群众守法维…
·“黑户女”上户记②
·仓库突发大火,消防快…
·五月海
·雨后多地现非洲大蜗牛
·微话题
·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
·国宝回家!帛书归来
·儿童、老人、孕妈妈……
·天问二号探测器 顺利…
·购房者如何把握置业新…
·我国“好房子”建设进…
·多地优化住房用地供应…
·30家重点房企4月投…
·上海楼市“银四”兑现…
·夏季买房要注意六个问…
·木雕:刀凿间的文化守…
·文化的瑰宝 世界的记…
·展现新时代少年自信向…
·赵宋:如是我见(节选…
·重塑“文人画”研究新…
·讲家乡故事 抒游子…
·【新书荐读】
·邮集《揭阳侨批传承及…
·古韵中的科举荣光
·第四部分 玉器 (…
·狐突教子 忠臣不事二…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重塑“文人画”研究新思维

时间:2025/5/19

 

《中国绘画:元至清》

[美]巫 鸿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年3月

  □林 颐

  巫鸿是久负盛名的艺术史家,他长期在国际范围内推动中国艺术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将中国艺术纳入全球艺术史的基本知识结构。“中国绘画”系列是他的代表作。继《中国绘画:远古至唐》《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之后,新作《中国绘画:元至清》最近出版,三部曲完美收官。

  巫鸿认为,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彩陶、壁画、屏幛等各类图画形式都应纳入研究范畴。中国古代有着图绘墓室的长期传统,其中精美者甚至可能出自名家之手,它们所反映的发展轨迹为早期中国绘画提供了可贵的参照。在前两部作品里,巫鸿倡议改变以画家为线索撰写绘画史的传统方式,转而立足于新发现的考古资料和可信的传世作品,将其作为重新构建画史叙述的基础。

  到了元至清的六百余年里,壁画等媒材式微,从唐宋萌芽、至元明清正式确立并鼎盛流行的“文人画”,成为画史的主流,传世画作与画论数量众多,这些材料使研究者能够在相当程度上重构元明清画家的生活经历、社会关系和思想变化。因此,在《中国绘画:元至清》里,巫鸿的关注重点发生了改变,强调以画家为论述主体,但巫鸿没有停留于围绕画家谈画作,而是把“文人画”作为变化中的概念和实践,将宏观历史潮流与微观个案相结合,以呈现绘画史更丰富的面向,避免了见木不见林之感。

  说到文人,我们通常都下意识认定为汉族士人。而巫鸿把非汉族画家组织进了宏观历史叙事中。比如,高克恭就是回纥人。在元代初年,许多文人都不是汉族士人,但他们往往都接受过很好的儒家教育,并且与赵孟頫等汉族文人领袖交往密切,他们经常以“雅集”等活动获取文化认同,“文人画”是他们彼此交流的重要方式,在精神领域中一起构建文人在绘画创作中的主体性。巫鸿对这一现象的注意,拓宽了对元代“文人画”发展背景的理解,揭示了“文人”作为超越民族的一个共同体的概念。

  在明代画家群体里,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并列“吴门四家”,被作为吴派代表而相提并论。巫鸿认为,这种笼统的后设归纳,容易模糊他们之间真实而复杂的历史联系。巫鸿强调了仇英和唐寅都求学于职业画家周臣,通过发掘周臣的作品,巫鸿揭示了明代中期职业画家创作的多重艺术面貌。又如唐寅是江南青楼文化的健将,与一批号称狂士的江南画家和文人为友,其中包括了被划入“浙派”的吴伟,而巫鸿对吴伟等画家的剖析,随之打破了传统画史对所谓的“吴派”“浙派”的区分,提醒我们避免因既定概念而产生片面理解。

  清代绘画的盛衰与清代的国运密不可分,同时因循着中国绘画自身的发展线索,在不断变化的政治、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出新的风格、题材和流派。清代早期绘画里有一批人继承和发扬了赵孟頫、钱选等人开启的复古风潮,“将历史的积沉提炼出新的绘画语汇”;而另一批人则继承和强化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的抒情传统,“通过打造个人化的绘画语言以表达内心”。到了清代晚期,“金石入画”的潮流重塑了艺术语言,许多画家受到这一潮流的影响,例如,任伯年、吴昌硕在上海的创作,有意识地融入了金石趣味,得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支持而蓬勃发展,从而诞生了海派绘画。

  除了文人画的发展脉络,巫鸿还关注到文人画与其他绘画类型的互动和交融。宫廷绘画、商业绘画以及与建筑紧密结合的贴落画、寺观与墓葬壁画等,在中国绘画史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它们与文人画共同构成了中国绘画的广袤之林。书中对这些绘画类型的探讨,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绘画的多元性。

  巫鸿在历史语境中抽丝剥茧,深入探讨文人画为何能够成为中国绘画中最有影响的门类,以及从“书画同源”到“诗、书、画、印”结合,中国画的经典范式是如何确立的。与“中国绘画”相关的著述浩如烟海,巫鸿以其深刻与独到的解析,重塑了中国绘画研究的新思维。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