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新顶流”!一年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
·百年丁府焕新彩 文…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值…
·27家企业提供近40…
·搭建技能展示交流平台…
·互学互鉴共促农业特色…
·增强企业和群众守法维…
·“黑户女”上户记②
·仓库突发大火,消防快…
·五月海
·雨后多地现非洲大蜗牛
·微话题
·党政机关要带头过紧日…
·国宝回家!帛书归来
·儿童、老人、孕妈妈……
·天问二号探测器 顺利…
·购房者如何把握置业新…
·我国“好房子”建设进…
·多地优化住房用地供应…
·30家重点房企4月投…
·上海楼市“银四”兑现…
·夏季买房要注意六个问…
·木雕:刀凿间的文化守…
·文化的瑰宝 世界的记…
·展现新时代少年自信向…
·赵宋:如是我见(节选…
·重塑“文人画”研究新…
·讲家乡故事 抒游子…
·【新书荐读】
·邮集《揭阳侨批传承及…
·古韵中的科举荣光
·第四部分 玉器 (…
·狐突教子 忠臣不事二…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孙氏家庙:
古韵中的科举荣光

时间:2025/5/19

 

  孙氏家庙原名简翁公祠,也称“池尾祠”,坐落于榕城区京冈街道池前围。

  “四元济美”铭刻孙自修、孙自治、孙思齐、孙大宝四位贡元的功名。

  “三解联辉”指孙桂发、孙特、孙辰翁三位举魁。

  □陈旭锐 文/摄

  坐落于揭阳市榕城区京冈街道池前围与东门围之间的孙氏家庙,原名简翁公祠,因地处池尾而被乡民亲切地称为“池尾祠”。这座坐北朝南的宗祠建筑群,北倚文山公祠遗址与仕祖书屋,南临开阔阳埕与池塘,东西两侧以巷道与民居相隔,形成“前埕后屋、左右通巷”的传统礼制空间格局。祠前阳埕曾林立二十余座旗杆夹,每一座都铭刻着京冈孙氏子弟在宋元明清各朝科举登第的辉煌,无声述说着这个岭南望族“科甲蝉联 簪缨不绝”的荣耀。

  步入祠堂,三重空间层层递进的文化意象令人震撼。前厅三山门上方“孙氏家庙”匾额庄严肃穆,两侧门匾“三解联辉”“四元济美”赫然在目,据《京冈志》载:“三解”指孙桂发(宋嘉泰甲子解元)、孙特(宋开禧丁卯解元)、孙辰翁(宋嘉泰辛酉解元)三位举魁;“四元”则铭刻孙自修、孙自治、孙思齐、孙大宝四位贡元的功名。这些题匾与中厅梁架上留存的“绳祖武谏议儒宗按抚治;贻孙谋嘉泰经义开禧诗”楹联相互映照,构成一部立体化的科举世家档案。

  后堂“孝思堂”悬有孙善老先生手书冠首联“孝顺惟中华美德,思民乃祖国真情”,将儒家伦理与家国情怀熔铸一炉。更引人注目的是明代嘉靖七年(1528)梁相第十二代裔孙梁怀仁谒祖时题赠的楹联“千章乔木知家世;万里春风到庙堂”,其瘦金体书法与堂前六百年金丝楠木柱相得益彰,隐喻着孙氏家族如古木深根的文化传承。

  祠堂建筑群现存47幅石雕,堪称潮汕明清石雕艺术博物馆。前厅门楼肚“鲤鱼跃龙门”浮雕,以三层镂雕技法展现浪涌鱼腾之态,隐喻科举进阶之路;中厅檐廊“一路连科”青石栏板,鹭鸶、莲花、芦苇构成连续纹样,暗合“鹭”与“路”、“莲”与“连”的吉祥谐音。尤为珍贵的是天井东壁“寒窗课子图”阴线刻,描绘简翁公灯下督导子孙诵读经史的场景,与西壁“鹿鸣宴饮图”形成“苦读—登科”的叙事闭环,成为中国古代科举文化的珍贵视觉档案。

  如今,这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宗祠,依然以其飞檐下的铜铃清音、梁架间的彩画遗珍,向世人讲述着京冈孙氏“诗礼传家五百载,科第文章冠岭南”的传奇。2019年,孙氏家庙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保存完好的科举文化建筑体系,为研究岭南士族社会结构提供了活态标本。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