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 蕾 何小妍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近年来,揭东区残联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聚焦基层,服务大局;以行动践初心,用初心担使命,切实解决残疾人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残疾人,助力揭东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锻造过硬队伍
揭东区残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残疾人工作的各方面,以党建为着力点,以上率下促业务。
区残联始终把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服务优质的干部队伍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廉洁奉献、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与此同时,重点提升队伍服务能力和一专多能的业务技能,强化队伍服务意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服务能力,让办事群众得到更优质、更满意的服务;开展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业务培训,提升专职委员的业务技能,打造一支精业务、能干事、会服务的合格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区残联认真落实“三个最”优化残疾人服务事项,优化措施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更好地服务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区残联办证服务窗口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赢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扬,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为民、便民、利民的良好形象。区残联办证服务窗口被市政数局评为年度“窗口服务优秀文明集体”,在揭东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中区残联荣获“优秀单位”称号,此外,区残联还荣获第六届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光荣称号。
践行“四下基层”,用心用情服务残疾人
残联做的是基础性民生实事,桩桩件件都连着民心。揭东区残联认真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围绕业务工作,拓展思路、创新举措,通过开展各项业务和活动,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全面提升残疾群众的满意度。
精准帮扶,做残疾人的“娘家人”与“知心人”。 区残联用点对点的服务,把实事办到残疾人心坎上。积极做好入户评残、无障碍改造、辅具适配、走访探视等工作,变承接服务为入门服务。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有效满足残疾人群众的辅具需求。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根据不同情况量身设计无障碍方案,实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无障碍改造一户得入户3次,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进行适配、安装、调试并教授使用方法,确保残疾人士能正确使用辅具。残疾人证是残疾人依法享有国家和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区残联不定期组织开展“下乡评残办证”服务,进村进社区集中评残,为个别行动不方便残疾人上门评残,有效地解决出行不便的残疾人办证难等问题,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米”,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助推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
多措并举,做残疾人维护合法权益的“急先锋”与“守护人”。区残联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活动,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各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宣传法律法规,引导残疾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升他们遇事找法和解决问题靠法的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法规,为残疾学生维权。曲溪街道残疾人大学生小吴参加惠来县特殊教育学校招聘教师考试,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但在体检环节却遇到了质疑,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向揭东区残联求助。接到求助后,区残联理事会十分重视,多方联系协调惠来县相关部门,并查找政策依据,为小吴维权提供帮助,最终小吴顺利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区残联在开展全区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过程中,了解到云路镇棋盘村年仅10岁的林姓女童因练舞受伤,下半身瘫痪。她虽有疾在身,但求学愿望强烈,在妈妈的辅导下自学课程,盼望能到校园上学,但因户口在揭东区,居住地在榕城区而无法就学。了解到情况后,揭东区残联理事会高度重视,班子成员亲自接待该女童及其家属,了解其诉求,为其解决辅助器具问题,调配儿童轮椅,并联系相关技术人员为其适配坐便椅、防褥疮气垫和脊柱矫形器、矫正鞋;还协调相关部门,商讨女童的上学问题。经多方联系协调,跨区域协调榕城区残联、市残联等相关部门,帮助该女童就近就便上学。
与此同时,区残联多形式推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在“文明揭东·云课堂”举办《手语:从手形到心灵》手语专题网课教授手语,进一步推动实现信息无障碍。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区残联经多方努力,在办公楼加装无障碍电梯,解决了多年来办公楼没有电梯,残疾人特别是肢体和视力残疾人士办事不便的问题。
示范引领,做残疾人就业的“引路人”与“铺路人”。区残联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一问二帮三送”专项活动,实现变“等残疾人上门找”为“走下去主动问”,变“残疾人自谋生计”为“帮残疾人找出路”,变“让残疾人等服务”为“为残疾人送服务”。通过多方式、多渠道提升残疾人发展能力和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推动惠残政策落实,切实当好残疾人权益的“保护人”、残疾人需求的“代言人”、残疾人服务的“贴心人”,将工作落实到残疾人心坎上。
盲人按摩师林晓聪从残联帮扶助学到学成自主创业,是区残联成功为盲人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助力盲人脱贫的生动事例。林晓聪开办的康乐斋盲人按摩所被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认定为国家级盲人保健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多年来,已帮助100多位盲人走上工作岗位。经多方努力,林晓聪盲人医疗按摩所在2024年5月底揭牌,作为我市首家获得医疗执业许可的盲人医疗按摩所,这不仅仅是盲人按摩机构的升级,对于盲人按摩从业者来说,更是职业生涯上“质”的飞跃,同时,也为广大盲人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
科技助残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区残联鼓励支持有能力的残疾人能人发明创造,围绕残疾人需求,盲人林晓聪研发“盲人智能手机”,获得中国(国际)传感器创业创新大赛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双创特别奖”、广东“众创杯”银奖;肢残障人士林晓楷研发“乐帮手智能盲杖”,让残疾人出行、交流、学习、工作更加安全便利,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更好服务视障、听障残疾人。
此外,区残联还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为残疾人送一本书、组织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分批为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属送上文化“大餐”。通过活动,有效地让有能力、有意愿的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精神,树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坚定了他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树立先进典型,营造扶残助残良好氛围
近年来,在区残联推动下,揭东区残疾人中先后涌现出全国自强模范李良雄,揭阳玉德人物李明月,贤德揭东人黄映明,省自强模范林晓聪,创业创新典型王创平、林晓聪、林晓凯等一批先进典型。
区残联积极宣传残疾人自强模范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和学习榜样,引导广大残疾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倡导全社会关爱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营造残健同行、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发广大残疾人朋友自强不息精神,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揭东主流媒体播放残疾人专题片、人物专访,讲好残疾人故事,展示新时代揭东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揭东区残联表示,将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把荣誉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强大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模范引领作用,以更高标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做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答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