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八…
·携手建设远离贫困、共…
·打造忠诚奉献作风过硬…
·企业抱团“登高” …
·“两新”政策效应不断…
·扛起责任落实措施 守…
·传承民革精神 展示…
·展现粤东区域优抚医院…
·让干部“轻装上阵”实…
·怎么建设?有哪些指标…
·助力外贸企业 解难题…
·确保企业合法合规享受…
·普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
·将整治成果转化为环境…
·为提升全区人居环境注…
·“莞揭携手”助力揭东…
·暖心帮扶为残疾人撑起…
·揭东区强化企业安全工…
·揭东区组织开展助残走…
·云路镇开展植树活动
·揭东区第一初级中学举…
·传承古法酿酒 助力…
·抓 “拉车门”盗窃…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金凤花开惹人爱
·兴·揭阳
·国际茶日,一片树叶写…
·叹岭南风韵 见古今…
·空腹运动更减肥?暴汗…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
·粤港澳大湾区“湾区标…
·小满节气:穗满田畴劳…
·论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
·腌制沙蚬:唤醒记忆中…
·捞起淡淡豆香
·凉卷粉
·莆田卤面
·蒜香猪排
·杏鲍菇炒西红柿
·34家保险资管机构去…
·银行理财规模重回高位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机器人概念股调整 …
·上周公募调研近千次 …
·聚智赋能优环境 税…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叹岭南风韵 见古今传承
——广州永庆坊见闻

时间:2025/5/22

  脚下是古朴洁净的麻石路,身边是人声鼎沸的各地游客,两侧是排布有序的非遗工作室和潮品商店,楼上是不紧不慢晾晒着衣物的老宅居民们……

  置身于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永庆坊,很多人会不禁赞叹这里的反差气质:传统骑楼的“旧”与潮流业态的“新”,人潮涌动的“喧闹”与手艺人坚守的“安静”,古老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作品题材、样式的“创新”,都在这里交融。

  永庆坊占地虽只有11.37万平方米,但精心采用“绣花”功夫改善人居环境,保留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等79处建筑遗产,传承并引入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粤语中“叹”有“松愜享受”之意,平均每天有数以万计的市民游客来此“叹”岭南历史风韵,感受贯通古今的文明传承、文化延续。

  走进永庆坊内位于李小龙祖居旁的“字活”活字印刷体验店,一面墙密密麻麻依次排列着7000个铅活字。游客们俯身于字架前拣字排版,墨辊滚过纸面的沙沙声里,活字印刷这门古老的技艺以全新的方式展现魅力。

  2016年就在此开店的店主赖朝阳说,历史上广州印刷出版业发达,在这里开活字印刷体验店,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2016年也恰是永庆坊街区改造工程一期完工的时间。当骑楼街、满洲窗、趟栊门等岭南特色建筑风貌得以修旧如旧,类似“字活”这样的文化业态开始在此集聚。

  走进永庆坊非遗街区,街口摆了十来面展板,饼印、广绣、剪纸等非遗课程引人驻足,市民预约后便可动手体验一堂地地道道的非遗课。

  广州素有“饮茶”之风,饼食需求旺盛,木制的饼印便是过去制作传统广式饼食必备的工具。坐落在永庆坊非遗街区的“余同号”饼印店内陈列着各式工具,还有木制饼印成品,上面印有许多可爱且富有寓意的图案,如向日葵、寿桃、福禄寿三星等。

  马上年满65岁的余兆基是“余同号”饼印店第五代传承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饼印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孔、凿牙、掺牙、雕花……只见他一刀一铲,一挑一凿,手法不紧不慢、声音清脆规律。

  “饼印做的饼食,是自己用心做的东西,吃起来更有感觉。”他说,许多海外侨胞开的餐馆,如今仍会为了一副精致的手工饼印而专程上门定制。

  如今,这个非遗街区已有12家非遗大师工作室。除了“食在广州”的城市文化招牌,广绣广彩广雕等则展示了岭南文化的另一个侧面。

  广绣以其色彩瑰丽、技法善变闻名海内外。历时十个月用1800多种颜色、30余种绣法绣制而成的广绣“青铜器”,因十分精美逼真而走红网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说,工作室将广绣融入日常生活,以更贴近消费者,广绣音箱、广绣冰箱贴、广绣香囊等都很受欢迎。

  在永庆坊,不光能大饱眼福,还能大享耳福。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便与有“南国红豆”美誉的粤剧紧密相关,李小龙父亲粤剧丑生名角李海泉旧居、名花旦刘美卿旧居、粤剧小武卢启光旧居皆坐落于此。

  走进具有岭南园林风格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满眼诗情画意。台上,粤剧票友身着戏服,唱念做打尽显风范;台下,男女老少随意观赏,有的还会跟着哼唱。

  从经典粤剧到折子戏选段、从粤曲清唱到现代创新剧目……在这里可以免费实现“看戏自由”。副馆长王震说,博物馆一年推出千场惠民演出,平均下来一天三场,演出免收场地费,看戏不收门票费。

  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数据显示,经过城市微改造和文化赋能,永庆坊去年客流量超过2000万人次,商户数量从2016年的36家增加到130多家,物业出租率超过98%,2024年街区营业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目前,当地正加快实施永庆坊及附近的微改造进度,力争产生更多文旅“溢出效应”。广州市荔湾区住建和园林局二级调研员江伟辉说,未来除城市空间改造外,永庆坊还将持续注入发展动力,引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相关产业,培育完整产业链,打造广州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产业集聚区。

  永庆坊,被称为传统与现代融合、独具粤韵情调、彰显岭南文化的广州“最美街区”,更是广式生活和岭南文化的映射。在这里,既有重商兴业的繁华,也有用心生活的烟火气,更有海纳百川的包容风气。新华社广州5月21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