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长风破浪潮头立
·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
·古城新韵 和美揭阳
·传承:300多年槌声…
·春节将至年味浓 “蛇…
·从学术“领头雁”到医…
·弘扬廉洁文化 涵养…
·警民携手同心共筑平安…
·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探究历史建筑活化新路…
·汲取校史力量 践行…
·今日大寒
·我市举行“老区精神教…
·梅花竞绽放 游客闻…
·尊“五老” 献爱心
·为民服务践初心 平凡…
·微话题
·促银发经济发展,各地…
·总台春晚将首次进行视…
·张灯结彩迎新年
·启动“清朗·2025…
·TikTok停止在美…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
·初中班主任应对学生网…
·四款车型适合春节长途…
·工信部加强新能源汽车…
·新车看台
·利用谐音化俗为雅的地…
·创新供给,更好满足人…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
·从《苹果香》到二○二…
·致知至悟,人生如茶
·粤港文化精髓的深情诠…
·最是烟火抚乡情
·【新书荐读】
·见证华侨桑梓情深
·堂衣若扣孔子门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创新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时间:2025/1/20

  陈培浩  胡 赛

  在位于浙江杭州良渚文化核心区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公众可以感受古画从“静”到“动”、从“历史”到“现实”的艺术生命力。目前,该馆区正在展出“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为期半年。人们沉浸在这座艺术“宝藏”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步入新时代,我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这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期盼与精神价值追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区域化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强,这对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优质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依旧存在较大差距。文化供给正在从“缺不缺”“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不断升级转变。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着眼基础,满足普惠性、兜底性的基本文化需求,也要着眼个性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推广,还要着眼世界,塑造具有中国风韵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既要看到年轻人对国潮、跨界等“新中式”文化的追求,也要看到部分老年人望“网”兴叹的数字鸿沟,还要看到残障等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与期待。这就需要我们分层、分类瞄准个性化需求,精准把握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新趋势、新特点,不断丰富文化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文化服务质量。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要深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方面,要创新优化供给。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为引领的新型文化业态,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构建线上线下融会贯通、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比如,通过数字技术活化的方式,让甲骨文、敦煌壁画、三星堆青铜器文化遗存“跨山越海”来到人们身边。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不断优化供给。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动各类文化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探索更高效率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和文化产品供给模式,不断激发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创新活力。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这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人、落脚于人,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让人民精神生活更为丰富,为奋进新时代凝聚精神力量。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