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一位堂姓青年堂衣若,上门拜访孔子,在叩门时大叫孔子名字,引发了孔子弟子子贡的不满。于是,两人一番互怼之后,留下了一个《堂衣若扣孔子门》的故事,并且带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故。《韩诗外传》卷九记载了这个故事,而这个堂衣若,也因此成为现存资料记载中的堂姓第一人——堂衣若扣孔子的门,喊道:“孔丘在家吗?孔丘在家吗?”子贡开门,对堂衣若说:“做一个君子,就要做尊重贤人而宽容众人,表扬善良、怜悯不能、亲睦内外的人,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人。你怎么可以直呼我老师的名字呢?!”堂衣若说:“你小子年少,怎么这样较真啊?”子贡说:“大车没有绞上绳索,就不能装载货物;琴瑟没有绞上弦,就不能弹奏音乐。你说我较真,说明你就是一个较真的人。”堂衣若说:“我用这样鸿鹄般的力气喊,只是为了让我的声音飞进他的耳朵里!”子贡说:“没有鸿鹄般的力气,又怎么能举起鸿鹄自身的羽翼呢!”子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学识不行,人品不行,呼叫的声音再大,孔夫子也听不见。
堂(táng,潮音tang5,虫,姓氏专音)姓,在全国约有人口6万,在各姓中排在第500位以后,占全国人口的0.005%.
堂姓在揭阳只有2人(2011),在各姓中排第566位,占揭阳人口的0.000035%.
堂姓来源有三:1.出自堂衣若,属以祖名为姓。堂衣若即本文开头的主人公,其后代以其名为氏,称堂氏。2.出自堂邑姓,属复姓简为单姓。堂邑姓则出自伍姓,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尚的后代,属以封地为姓。据《风俗通》载,伍尚曾任楚国棠邑(治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令。其后人以地为氏,称棠邑氏。西汉初年,改置为棠邑侯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改棠邑侯国之名为堂邑侯国,后再改置为堂邑县,棠邑氏因而转写为堂邑氏。堂邑氏后简为单姓堂氏。3.出自堂谿(xī,潮音koi1,溪。谿指山中的河流,1955年公布为溪的异体字停用,但作姓氏时仍可用)姓,属复姓简为单姓。堂谿姓则出自姬姓,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之弟夫槩(gài,潮音kai3,概。1955年公布为概的异体字停用)的后代。据《左传》载,鲁定公五年(前505),夫槩奔楚,被封于堂谿邑(邑治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吴房街道),夫槩后人以封地为氏,称堂谿氏。堂谿氏后简为单姓堂氏。
今堂姓主要分布于山西和台湾等地,两省堂姓人口约占全国堂姓总人口的64%.
堂姓的历史名人除上述的堂衣若外,笔者再也搜不到第二人。
揭阳的堂姓居民落居于揭西京溪园和普宁下架山两地。
阿 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