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长风破浪潮头立
·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
·古城新韵 和美揭阳
·传承:300多年槌声…
·春节将至年味浓 “蛇…
·从学术“领头雁”到医…
·弘扬廉洁文化 涵养…
·警民携手同心共筑平安…
·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探究历史建筑活化新路…
·汲取校史力量 践行…
·今日大寒
·我市举行“老区精神教…
·梅花竞绽放 游客闻…
·尊“五老” 献爱心
·为民服务践初心 平凡…
·微话题
·促银发经济发展,各地…
·总台春晚将首次进行视…
·张灯结彩迎新年
·启动“清朗·2025…
·TikTok停止在美…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阅读…
·初中班主任应对学生网…
·四款车型适合春节长途…
·工信部加强新能源汽车…
·新车看台
·利用谐音化俗为雅的地…
·创新供给,更好满足人…
·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
·从《苹果香》到二○二…
·致知至悟,人生如茶
·粤港文化精髓的深情诠…
·最是烟火抚乡情
·【新书荐读】
·见证华侨桑梓情深
·堂衣若扣孔子门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致知至悟,人生如茶

时间:2025/1/20

 

《冬夜茶语》

李国英 著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4年12月

  □黄春龙

  低吟浅唱,细言微语,小城之岁月变迁、人生之种种感悟、生活之点滴温情,尽如杯中清茶,朴素芬芳、绵长悠远、沁人心脾。精妙处,在于一番“折腾”之后,致知得悟,始觉人生之味,尽在此杯中。故得享“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之境。李国英先生之著《冬夜茶语》,恰得此妙,文字底里,予人以自然、甘醇、芬芳之韵;其中寄托,实为作家阅历之获、生命智慧之精华矣。

  作家以明亮的眼睛观察世界,以敏锐之心思洞察人间,表现为语言则或轻描淡写、平淡自然,或疾风骤雨、亢奋激越;李国英先生之于人世观察,多以平淡之笔,且叙且感,渗入审美取向与人世智慧。以此观之,李国英先生多呈性情中人之形象,化日常之零碎,入情心予审度;如蜻蜓点水,而往往自成画面,若鸥鹭低行,而每每入人心境;以日常与行走之所观、所察、所思,表达对生活情景的尊重。《冬夜茶语》《老城笔记》二辑,以闲淡之笔,抒日常之思;《蔚庐情絮》辑则表达亲情之重、写眷念人生之歌。

  知名诗人雪克的《人生并不如茶》一诗写道:“长于山中,死于镬腹/在杯子里活回来/你说一粒茶的命,大致如此/杯子澄明,芳香四溢/最后的结局,依然走回名山大川/你说一粒茶的禅/大致如此。”人生如不如茶不是问题,人生与茶是核心所向。我想,雪克先生大致也是赞同这样的观点:在无数的经历后,“人”如茶“在杯子里活回来”了,大致许多“人”,都觉悟“一粒茶的禅”。人生往往在由儒入道、儒道相悖相融的博弈中安静下来,选择自我的适可方式安置心灵,李国英先生以茶为显象之物,茶中意味即作家所领悟之人生意味矣;况以“冬夜”为时序,则颇有围炉之神韵,冬夜围茶,以温存予人间。“当冬夜的细雨轻轻地落在老屋窗棂,三二知己,围炉煮茶,侃古论今。气韵氤氲之中,渐渐地模糊了雨夜的清冷、岁月的沧桑。”(《冬夜茶语》)如是清淡之笔,是为全书之基调:温情人间、心灵透亮、自思与悟。

  以温情观察人世,内心总是明亮而向上。如《风雨阳明洞》文中写道:“走着走着,难免会质疑或遗忘最先出发时的初心。许多人也就因此选择了逃避,不敢执念于内心之所想,渐渐地堕入了麻木与惶惑……有时候,我们只要抬一抬头,你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松树花开》里写道:“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太执著于结果,而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人生,其实不过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轻装简行,鲜衣怒马。”世界的形态在作家的“初心”所向之处,化作来去烟云,“淡然”“轻装简行”表现的是一种姿态:不必耿耿于怀、笑看风云、卸下沉重包袱,享受当下人生。

  显然,李国英先生散文之涉笔,情性书写甚于物性,纵然偶以“物”为主入文,亦以情化之为用,写出深厚的人世真情。如《三洲村口的老榕树》《又到凤凰花开时》《红棉树下是家乡》《榕荫深处》等篇目,潮汕地区的特征物“榕树”“凤凰花”“红棉树”等,与“人”形成一种互映下的对语,以此表达个己与人世的对话交流。情性书写在《冬夜茶语》全书中显得尤为凸显。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曰,“为情而造文”即是为表达思想感情而写作。文因情生,情随文走,情自内心流淌而出,以情激情,激发读者共情和共鸣。在李国英先生的文字里,丰沛的情感在文题和文句中流淌,隐藏着“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颗赤子之心,亦其所谓“初心”矣。因此,对于身边什物、身边人事、生活的城市,皆染情思;由思而领悟人生大义,正是人世情怀、人间关怀之所在。如《一座城市的温度》一文中对微人微物的关怀,“当你看到疲惫或流浪的人们在这个城市路边为他们而设的水龙头上,弯着头喝着干净的直饮水时,你能露出欣慰的微笑……”《尊重每一个卑微的生命》中“什么时候我们这个社会,每个生命都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人与人之间都充满敬畏与尊重时,这个社会才是真正的和谐”,流露出来的正是作家之人世深情。

  作家领悟人世深情,确信人世必存深情,人生如茶,清淡而芬芳长存。《蔚庐情絮》辑中浓浓亲情,尤让人感到芬芳暖心。《家乡的味道》有言:“在每一个历经岁月、时空漂泊的游子的心中,此刻家乡的味道,就是这街头巷尾的一碗白粥。清淡、隽永、无法言喻,却又刻骨铭心!”《父亲的蔚庐》中写道:“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躺在床上,静静听着悠扬的乐声,还有他们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看着天窗上透下来的皎洁月光,闻着蔚庐淡淡的花香,美美地睡去……”李国英先生拥有一颗平和素雅心,俨然在人生丰富的阅历后“归来”,站在更高的台阶上看山观澜,正如他所说“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原来所有的‘工’,都来源于无数生活的曲折与命运的际遇;才知道如何去笑对所有的彷徨与无助,在漫天风雨中,也可以且行且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愿生活最后总能成诗》)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归来》中写道:“我用手触摸了庭院里的树木,就好像是对沉睡中的亲人的爱抚”,隽永的文字与深刻的哲理,亦在李国英先生的散文中不同形态地呈现。

  散文写作重情,李国英先生以情为显表,深悟人生情理,使自己在情感与认知上焕然新姿,实为欣然。当然,沉浸式的性情书写容易“自我陶醉”,为避免沉迷于自我的固定模式,作家注入更高明的灵性和智性,必然会让写作焕发更多的生命力;审视自我与审视世界是同步过程,精求于情景叙述、深化感悟的世界,给写作设置一座高梯,也是给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认知觉悟提出要求,我想作家也能看得清楚和乐意去实现它。写作的魅力与文字的觉悟,必然会在更高的梯子之上发出更亮的光。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