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龙
在古城保育活化工作上,如何发挥好人大职能和代表作用,让古城既得到更好的保护,也能焕发出活力和生机?榕城区人大常委会创新运用了“代表联络站+古城”模式,既让代表在履职中推动民生实事落实,也在法治监督中构建了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听取民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通过代表联络站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这是人大代表履职的一个主要内容。绍兴路、张厝巷等路面的硬底化,挨面桥的加固,无一不是在人大代表到基层调研,倾听市民意见后推动的成果。只有深入基层,才能获取市民需求信息,只有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古城才能路好桥固。
人大代表只有深入到基层去,了解基层情况,才能提出中肯的提案和建议,为古城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对于古城濒危古建筑,如赐书楼、谢氏祖祠等,都是在直面建筑物现状,了解其历史渊源,才能梳理出保护、修缮的提案和建议。而在古建筑的修缮方式上,专业人员人大代表提出的修缮方案,从不纸上谈兵,而是言之有理,行之有效。
榕城区人大常委会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团队开展古城形态演化、古建筑遗存专题研究,对古城及相关碑刻进行专业传拓、整理释文,并收集文献记载的灭失碑文,最终编撰并出版“揭阳古城研究丛书”4部著作,从历史人文、城市地理、建筑美学等多维度为保育活化提供学术支撑,成为研究和保育古城的重要基础资料。这项成果,专业赋能文化活化,不仅让古城在学术研究中重拾历史坐标,还催生出充满烟火气的古城叙事,让千年古城焕发双重生机。
在助力古城文脉保育活化上,榕城区人大做出成绩,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