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聚智赋能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揭东区人才周活动,为该区全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智力引擎”。林洁松 摄
□记者 黄 蕾 何小妍 通讯员 洪 漫
从化学纤维产业的技术攻关沙龙到乡村振兴的智慧碰撞交流座谈,从产学研协同的创新对接平台到人才安居的暖心购房活动……以“聚智赋能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揭东区人才周活动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人才交流、产学研对接、人才走访、人才培训和人才服务5个主题20多个专场活动精彩纷呈,揭东以最高规格搭建舞台、最大诚意广纳贤才、最优服务厚植沃土,打造一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盛典,为全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引擎”。
作为“百千万工程”五年显著变化的关键之年,揭东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紧扣“十五五”发展蓝图,锚定“三年突破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全面发力,以“引、育、管、用、留”五个维度构建全链条人才生态,在招才引智上出硬招、育才赋能上出实招、服务保障上出暖招,让各类英才在揭东热土上逐梦有舞台、成长有阶梯、发展有奔头,助力“百千万工程”行稳致远。
精准引才:
锚定产业“筑磁场”,靶向聚智破难题
“没想到家乡对化纤人才如此重视,不仅有专项培育体系,还能直通汕头国际纺织城优质资源,留在揭东干事创业更有底气了!”在“聚才化纤·赋能百千万”产业人才交流沙龙上,揭东某知名化纤企业青年工程师小林开心地分享着。
产业是人才的“蓄水池”,人才是产业的“加速器”。揭东区深谙此道,始终将人才引进与全市“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布局深度绑定,将人才引进与产业布局同频共振,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为牵引,围绕化学纤维、新材料、五金制造、现代农业、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等主导产业及玉文化特色产业,精准绘制“人才需求图谱”。全年统筹优质岗位近4000个,其中事业单位岗位400余个,500余个企事业岗位亮相N城联动秋季招聘,实现“产业需才”与“人才求职”的精准对接。
打破地域壁垒,拓宽引才半径。该区组织举办新春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应届毕业生社招、携企进校园招聘专场活动、职校校园招聘会等共11场次,吸引超3万人次咨询报名,成功招录各类产业人才及事业单位人员284人,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个。针对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短板,分两批释放29个事业单位岗位,吸纳传播类、电子信息类、土木类专才,筑牢人才根基。据统计,近年来揭东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数量年均增长在10%以上。
系统育才:
搭建平台“练真功”,厚植沃土育新秀
“通过‘榕江人才计划’培育,我的玉雕工作室从单打独斗成长为‘产学研’一体团队,还带动1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作为首批“榕江人才”,揭东区玉雕师林先生的成长轨迹,是该区“本土人才培育工程”的生动注脚。
“引才”是基础,“育才”是关键。揭东区坚持“外引”与“内育”并重,构建覆盖产业、乡村、文化等领域的多层次育才体系,让本土人才“破土而出”,外来人才“扎根结果”。
在产业育才方面,揭东区以化学纤维产业人才振兴计划为核心,依托“1+2”化学纤维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创新“高校研学+上门送教+考察实践”三维培育模式:组织36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赴高校“充电”,为803名一线产业工人提供“点单选课”式上门培训,70名技能人才通过“考察+理论”双向提升专业能力,线上课程点击量达987人次,超额完成年度培育目标。
在乡村育才领域,区、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共开展活动32场次,吸引超6400人次参与,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59人,建立复退军人、大学生等“三类人员”信息库,入库2190人。深化“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两项工程,培训乡村实用人才超1800人次,386人取得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深化校地合作,搭建成长平台。2025年,揭东区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正式签署校地合作意向书,双方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企业实训中心及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创新用才:
实战平台“展风采”,释放活力激潜能
人才的活力,在于人尽其才。揭东区坚持“以用为本”,紧扣“百千万工程”一线需求,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让人才在服务发展中实现价值、成就梦想。
推动人才下沉,赋能基层发展。13支驻镇帮扶工作队扎根镇村一线,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选派120余名卫生技术人员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乡村百姓;组织68场次“千人万场”名师送教下乡,32名城区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开展人才交流,助力教育均衡发展;近140名大学生组建15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参与暑期实践,在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一线“经风雨、长才干”。
创新柔性引智,汇聚外部智囊。2025年揭东区新增博士工作站1个,人才周期间成功承办绿色高分子材料学术研讨会暨产学研成果对接活动,聚集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实验室、行业协会与揭东企业探讨技术攻关、产业发展,搭建科研与产业对接桥梁,促成1个产学研项目落地,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快步走向“生产线”,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用心留才:
优化服务“暖人心”,筑巢引凤固根基
“凭《揭阳市高层次人才证书》,不仅购买了8.8折人才房,还享12个月物业费减免,揭东真的把我们的‘安居梦’放在心上!”在“人才购房日”活动现场,刚办完手续的揭东某企业技术总监张先生难掩喜悦。
留住人才,既要留才更要留心。揭东区坚持“硬政策”与“软服务”并行,从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关键小事”入手,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
住房方面,今年揭东人才周期间举办“人才购房日”活动,统筹首批优质商品房房源约50套,为A、B、C类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8.8折购房优惠及物业费减免;医疗教育方面,设立“人才专项编制储备池”,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近入学”政策,妥善解决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核心需求,让人才“安家”更“安心”。
在平台建设上,完善“1个区级+13个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体系,新增26名专家进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专家库;建立揭东区“榕江人才”信息库,举办高层次人才交流座谈会、青年夜校等活动,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浓厚氛围。同时,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区领导带头联系服务A类人才14名,及时破解人才在项目推进、技术攻关中的堵点难点;优化“专项事业编制储备池”,增强事业编制“引才留才”效能。出台《揭东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若干措施》,推出13条涵盖职称评定、政务服务的“暖心政策”,让人才干事有平台、成长有空间、生活有保障。
榕江潮涌千帆竞,才聚揭东万象新。如今的揭东,人才工作正朝着“引才更精准、育才更系统、用才更高效、留才更暖心”的方向稳步迈进,各类人才正以饱满热情投身“百千万工程”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揭东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十五五”发展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优化“引、育、管、用、留”全链条机制,深化“双招双引”“双有双心”工程,让更多“千里马”在揭东大地竞相奔腾,为打造“环境可载现代产业区、宜居宜业新型城镇、崇文尚信和谐家园”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以产才融合之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揭东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