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乔慧
自被定为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以来,普宁市池尾街道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在群众接待厅坐班接待来访群众,及时处理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全力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整合多方资源,针对群众反映的诉求进行共同研判,提出专业调解意见,以“法理”+“情理”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办理……这是池尾街道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工作亮点。
去年以来,池尾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综治中心平台扎实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形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强化“1”的中枢核心作用
综治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平台,不断推动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是提升社会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
走进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池尾街道综治中心,只见大厅宽敞明亮,窗口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来访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室、部门进驻室、网格工作室、监控研判室、心理服务室等多间功能室职能明晰,一应俱全,经过规范化标准建设的“一厅五室”,让群众进门办事方便又快捷。
在此基础上,池尾街道整合部门资源力量,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一厅五室”功能,统筹开展综合治理,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集中受理群众反映诉求、一揽子调处矛盾纠纷。根据群众不同诉求,对于简单的问题,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解答;对于需要调解的矛盾纠纷问题,工作人员将当事人引导至矛盾纠纷调解室进行调处;对于比较复杂的矛盾纠纷问题,工作人员将当事人引导至部门进驻室,由进驻的部门根据自身职能进行调处。除此之外,街道每天还安排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在群众接待厅坐班接待来访群众,及时处理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全力解决好群众合理诉求。
突出“6”的主力军作用
群众刘某到池尾街道综治中心反映,其受雇于包工头沈某在一私人楼房做工时, 从二楼摔下致腰椎骨折,要求包工头赔偿二次手术费、误工费、营养费等。经综治中心和中心进驻部门派出所、人社部门等协调,刘某对协调结果感到满意,并自愿签订《息诉罢访承诺书》。
在综治中心里,类似的矛盾纠纷能够得以圆满解决,得益于中心充分整合资源,突出“6”的主力军作用,即发挥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层政法力量以及综合网格、“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作用。
池尾街道整合资源,实施网格化管理,划分33个综合网格,配备33名网格员,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以“小网格”撬动基层“大治理”;开展辖区特殊人员关爱走访、重点人员管理服务以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邀请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进驻,针对群众反映的诉求进行共同研判,提出专业调解意见,以“法理”+“情理”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办理;利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快速响应处置辖区事件,以“三个一”为原则(发现问题综合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综治中心第一时间流转、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处置),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发挥“N”的群防共治作用
池尾街道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群防群治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池尾街道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统筹调度作用,中心管理人员加强对辖区社会面的管控,通过雪亮工程指挥调度平台调度村(社区)群防群治队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比如,通过雪亮工程指挥调度平台对中小学、酒店公寓、重要路段等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重点场所风险隐患,做到及时调处反应;积极整合综合行政执法、群防群治队伍、派驻单位人员,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充实到兼职网格员队伍,结合民情实际及潮汕风俗,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经常组织村干部、网格员、治安员等定期或不定期对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清查整治,最大限度把基层社会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不定期联合公安、司法、教育、妇联等部门开展进村入户、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