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枝拳
在潮汕地区,有一种拳术将凤眼拳用得出神入化,它就是南枝拳。

溯源
广东有名的传统拳种,以创始人陈南枝的名字命名南枝拳属南拳拳系,是广东有名的传统拳种,以创始人陈南枝的名字命名。陈南枝(1847~1925),又名陈鉴山,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后来于1873年移居妻家揭阳南山邓村(今属揭西县)。陈南枝自幼酷爱武术,刻苦学习家传,10多岁已练就一身好拳脚,成年后拜师福建泉州南少林寺双禅法师何岩师父第三代传人杉先生门下,尽得南少林绝技。他融前辈精华,刻苦研练,形成了具有独特技法特色和风格的南枝拳。
清末,榕城习武成风,拳派繁多,门户林立,城内外闻名的拳师有10多位,陈南枝就是这个时候来到榕城。他广发邀请函,与众多武师切磋拳技,结果所向披靡,轰动全城,名声大震,赢得“神拳陈南枝”“好手南枝拳”之誉。众多群众竞相慕名拜陈南枝为师,南枝拳自此在揭阳生根开花。陈南枝在随后的数十年间,于榕城、普宁、揭西一带择徒授艺,进而使南枝拳在潮汕地区流行,影响及至福建西部乃至东南亚一带。
特点
动作简练,发招刚劲,能攻善守,灵活多变
南枝拳动作简练,发招刚劲,能攻善守,灵活多变。它的近身擒拿术,手足并用,步稳力沉,步走四面,拳打八方,进退快捷,连消带打,步法灵活。其手法采用冲拳、凤眼拳、顶腕、虎爪、劈手,而腿法则采用侧踢、飞蹬、转身侧踢、踩腿、蹬地飞跳步等,是一种集技击、健身、观赏于一身的武术,其精髓在于技击。作为刚性的外家拳,南枝拳注重实战作用,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投足均有攻防实战技法含意,没有“花架子”。它的活动范围小,“卧牛之地”即可练拳,有利于其传播推广。
传承
频频亮相国际、国内武术大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陈南枝尽管武艺高强,但并不以强凌弱,多以武会友,以艺高德高为世人所尊重。陈南枝传艺时一直秉持着“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原则,将“教武育人”的思想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他提出“三慎五戒”,即说话、习艺、比武要慎重;戒严无信实,戒不忠不义,戒奸盗邪淫,戒以艺欺人,戒艺不择传。授武传艺40载,陈南枝言传身教,弟子多有较高成就,在榕城所带门徒黄国荣(甲拍)、林庭、林能等,均成为出色拳师。
在辛亥革命和抗战时期,练习南枝拳者数以万计,许多中小学均设国术课教授南枝拳,一度被列为必修课。解放战争期间,许多南枝拳传人参加革命,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近10多年来,随着国家倡导全民体育运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南枝拳于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级党政的关心支持和南枝拳传承人的致力传承下,曾一度沉寂的南枝拳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南枝拳频频亮相国际、国内武术大赛及文化展演活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屡屡载誉而归。不仅打响了南枝拳的名气,也提高了揭阳的知名度。

文字:蔡烨华 |